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6部分

已經不再適用了。

到2047年初,中國第一艘專門建造的反潛護航航母服役,並且立即加入了印度洋航線的護航工作之中。同年中期,中國海軍的潛艇兵力有了盈餘,這才開始向印度洋部署專門執行反潛任務的核潛艇。到2047年年底,2048年初,中國印度洋航線的安全問題才得到了最終改善。到2048年底的時候,日本潛艇在印度洋上的活動已經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基本上已經無法對保護嚴密的中國商船隊構成威脅了。而日本潛艇的戰損比也迅猛提高,日本海軍在印度洋上的破交作戰行動最終失敗了!

可以說,印度洋對中日來說,都是生命之洋。戰後,幾乎所有戰略分析家都一致公認,印度洋上的戰鬥雖然不是最激烈的,但是這卻直接決定了整場戰爭的發展以及結果。正因為中國從始至終都掌握著印度洋的制海權,即使不惜犧牲西太平洋的部分利益,也要保護在印度洋的制海權。最終,日本雖然成功的控制了東南亞地區,扼守住了印度洋進入西太平洋最重要的三處水上通道,但是中國能夠利用緬甸與泰國的陸上交通線,將石油,糧食,鐵礦等等重要的戰爭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入國內,讓中國的戰爭機器越來越強有力。而正是這點,保證了中國獲得最後的勝利!同時,中國透過控制印度洋,有效的阻止了戰爭物資流入日本,這是對日本最嚴重的打擊,也是日本失敗的開始!

顯然,日本也知道控制印度洋對整場戰爭的重要性,但是其發動的數次突破中國東印度洋防線的行動最終都失敗了。很多人,將中國在印度洋上取得的勝利算成了中國扭轉戰略劣勢的開始,也就是中日戰爭的轉折點。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首先,在戰爭進行到這時候,日本因為迅速的控制了東南亞,並且很快就恢復了東南亞地區的生產活動,從東南亞掠奪了大量的資源,再加上日本擴充其在西太平洋上海洋資源產地的生產規模。此時,日本的自己能力已經達到了85%左右,即使因為中國封鎖了印度洋(主要是北部印度洋),歐洲的大部分援助都無法到達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有能力繼續戰鬥下去,仍然控制著戰場上的主動權!

再從戰場上的局勢來看,此時日本正在計劃在馬來半島或者臺灣島的登陸行動,同時清掃著東南亞群島上的抗日武裝組織。同時,日本海軍主力艦隊已經開始向關島方向出發,準備佔領關島,切斷中國從南美洲獲得補給的海上通道。所以,從整個戰場上來看,日本此時仍然佔據著戰爭的主動權,保持著戰略進攻的態勢。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中日在印度洋上的戰鬥並沒有改變中國戰略被動的局面。這只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了中國的戰略態勢,讓中國能夠稍微透一口氣,同時保證了中國最主要的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性。同時,這也是中國扭轉戰局的基礎,但是絕對不是開始,也不是中日戰爭的轉折點!

中國在保證了印度洋航線的安全時,必然會謀取打擊日本,改變戰爭被動局面的辦法,並且必然會採取這方面的行動。其實,從戰爭一開始,中國就一直沒有放棄削弱日本戰爭實力的行動,對日本持續不斷的戰略轟炸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日本軍事實力的發揮,並且嚴重打擊了日本本土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限制了日本軍力的擴張。但是,這種打擊,在很多時候使用的是高價值的巡航導彈,同時,日本本土的防空系統降低了這種打擊的有效性。中國自身承擔的壓力也不小。所以,中國必然會做出新的行動,來改變這種被動與不利的局面。

當中日海軍在印度洋上激戰的時候,中國海軍主力艦隊也開始在黃海北部海域集結。很明顯,這是中國向日本發動反擊的準備工作。而這次,中國海軍集中了現有的8艘超級航母,同時集中了6艘戰列艦,包括修復完畢的3艘“黑龍江”級戰列艦,2艘“太湖”級戰列艦,以及一艘才服役的“錢塘江”級戰列艦。而護航戰艦的數量更是達到了數十艘。

為了支援海軍的行動,中國航天部門也加快了恢復國家戰略通訊衛星,導航衛星,以及偵察衛星系統的建設工作。

到2045年11月時,中國已經能夠集結起有效的海軍兵力,展開一次針對日本戰爭基礎的作戰行動了。而此時,日本正在準備登陸關島,佔領這座重要的島嶼。所以,中國海軍反擊的時機也基本上成熟了。中國海軍即將展開全面反擊作戰,而這,是中國戰略反擊的開始!

第十五章 炮擊九州

第十五章 炮擊九州

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後的八個月內,是中國最為艱苦的八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