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第83講

翁,不需要吃什麼苦,只要認可了、明白了,當下成就;但他卻由於自己的我執愚痴,而在六道里冤枉地輪迴受報。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是你本有的,不是你得到的外快,你本來就是圓滿菩提,你去得到什麼?這是提起我們的信心。只要你明白了,深信不疑,當下即是,你說哪樣不是你啊?再想一想,就是坐到監獄裡,那牢房是不是你?哪裡不是你呀?會調整心態的人,雖苦猶樂,他不可能產生煩惱。比如騙走了你一千萬,一千萬有沒有到你的心外去啊?一千萬到了張三口袋裡,張三的口袋是不是還是你的口袋?你心量放得這麼廣,生生世世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只有當你捨得一無所有的時候,當下所有的東西都是你,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唯智乃知,唯智乃證,唯智乃信。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奢摩他」是真心本來面目,一切的萬法都離不開奢摩他,唯心所現就是唯奢摩他所現,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毗婆舍那」一般是指禪那觀照。「覺明分析」,是指智慧分析。諸佛如來既是當局者,又是旁觀者,當局是自己身臨其境,旁觀是觀照修行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情況來綜合分析。微細魔事:修行人到識陰區宇,已經是進入高品位,出現這種非常微小而精細的魔境。很遺憾的是,往往越到高品位出事,受的果報也越重。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盤心不迷悶。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把佛提出的這五十種陰魔境界提前預告修行人,所以當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有備無患。「諳識」,哦,這個佛提醒過。果然這種境界現前了,一念悟而無咎。所以圓頓心地法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而且我們提倡在一起共修。當一個人糊塗的時候,往往同修之間能夠一語驚醒夢中人,當面不為是非,這點很重要。你不能帶著下劣心來對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往往那些很愚蠢的人在關鍵的時候,他就能講出一個好主意,你信不信?下下人也有上上智,我們不要輕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都有魔境現前,那怎麼辦?一定要破除我執,一定要圓融人我是非,否則你得不到諸佛菩薩認可,得不到龍天八部護持,連鬼都看不起你。鬼神都有他心通,你的動心起念瞞不住鬼神,不要自作聰明。你跟諸佛如來、護法神明耍滑稽,只會自討沒趣。你在耍滑稽當下,鬼神都在給你瞪眼睛。你心中只要起了妄念,馬上想起有護法神明在看著,當下懺悔就沒有事。懺悔就是功德,慚愧心就是功德。

心垢洗除,不落邪見:把我執破除掉,心垢除掉了,就不會有邪知邪見,面對一切境界想都不用想,你自然就知道該怎麼樣做,就變成自性流露。陰魔銷滅:這是指心魔邪見。

天魔摧碎:這是高層次的外魔,你的心亮了,這些天魔靠近都靠近不了。大力鬼神:這是些低等下劣的邪魔。褫(chi)魄逃逝:「褫魄」就是喪魂落魄,都逃跑了。魑魅魍魎:不僅是下等的鬼魔,而且力量也比較薄弱。無復出生:他就沒有辦法來見你,沒有辦法站到你的面前。果真明心見性的人,他心力很強,就能把小小的邪鬼邪神都遮蔽在很大的一個範圍之外。但是,即使明心見性,執著於戒壞見不壞,你不重視實修實證,是要吃眼前虧的。

直至菩提,無諸少乏:明理之人一直到成佛,他不會感到缺少什麼,東西都在自己心裡,心念一轉,所有問題都解決。

下劣增進:明心見性以後仍然叫「下劣」,這是相對而言。住位菩薩對行位菩薩是不是下劣啊?行位菩薩對向位菩薩是下劣,向位菩薩對地位菩薩又是下劣,初地位對二地位、三地位對四地位,上上勝下下,下下為下劣,上上為上勝。所以明心見性以後,仍然需要一個不斷加功用行圓融圓滿的過程來成究竟佛。像龍女那樣當下就成圓滿大佛,畢竟是千古罕見。

於大涅盤心不迷悶:「大涅盤」是指成究竟圓滿之佛。「心不迷悶」,明心見性之人不存在迷悶的問題,只存在增加功力的問題。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是指凡夫起修,他不能夠把《法華經》《楞嚴經》一心三藏之理搞明白,而喜歡修禪定。「不知說法」,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