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第56講

可以講百分之九十五乃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這裡走火入魔。開了天眼、開了天耳以後,就會看到一會呂洞賓來了,一會老子來了,一會那個楊三郎來了,一會王母娘娘也來了……像走馬燈一樣來跟他套玄乎。有時仙人還告訴他什麼什麼事情,三天以後就會怎麼長怎麼短。到時候,竟然就是真的。所以這個時候這個人就會欣喜若狂,以為是活菩薩出現了,結果誤導一大批眾生。也有的是現惡人相,那要把他嚇死了,那就走火入魔了,一天到晚胡說八道。

那佛菩薩也有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來調教他,但能不能調教好要看他自己的福報。因為他這個時候不辨真假,好話他還當成驢肝肺。所以佛在《楞嚴經》講,悟無咎。只要他醒悟了,他明白這個道理了,當下就沒有事了。但往往這樣的人可悲就悲在他不會悟,他自以為是。這是講動相。

這是我們修氣功也好,修外道禪也好,修出世禪也好,幾乎是不可逾越的第一關,你要經受考驗。那麼按照經典的教誨,你不要理他(也就是出現的種種所謂的仙人、諸佛菩薩等等),看到了就當沒看到一樣,你知道這是魔境就行了,即「木人看花鳥,萬境不動心」。修禪宗是魔來魔斬,佛來佛斬。不像我們修圓頓大法,是魔來魔度,佛來佛度。

那麼解除了這個動相以後,比如說我們不理睬他,魔境自然銷滅。他不會跟你糾纏不清的。你越是心量大,定力隨之轉深,心裡越亮堂,那魔連看都看不到你,明白嗎?那動結解除以後就是靜結。這個靜結什麼也沒有。

我記得小時候睡到晚上十二點鐘的時候,什麼聲音也沒有,醒來是不是感到有些害怕啊?相當於那種環境。所以在這種環境裡,如果膽小的人甚至會自殺,怎麼會自殺呢?前面的動相也沒有了,叫前不著村;後面什麼也沒有,叫後不著店。即使嚇不死也要走火入魔。平時執著一點神通境界,那是到走火入魔的邊上,這個人還能救,問題是在於他自己願意不願意受救。但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哭哭鬧鬧,就不好說了,佛都救不了。因為那個時候比較高層次的天魔已經附到你的身體上了,你已經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們要用好心吶!你用私心、黑暗的心來修道,將來如果走火入魔,我都沒有辦法救你,這是真的。你有所修為到一定的境界時,那些冤親債主就會來干擾你,不讓你成就。你要是不發勇猛精進心,他還懶得理你。

所以當這個靜態出現的時候,心裡就要沉住氣。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就在前頭。這個時候按照七菩提分,透過擇、進、喜這三種辦法其中一種或者兩種或者三種,把念提一下子就行了,很簡單。有些人好像為了好奇,就讓這種靜態保持,看看它怎麼樣,到最後不行了再及時調理心態。那麼出現境界動相,動的時候就是亂,你這個時候用除、舍、定這三種辦法的一種或者兩種或者三種並用,把這個念壓下來,始終保持一種心態平衡,而不是追求境界——「啊,我今天在禪定過程中,這個滿屋通亮的!」你第二天的話,「怎麼還不亮?怎麼還不亮呢?」你這就走火入魔的境界。對任何境界既不要追求,也不要抗拒。出現亮的境界,有也當作沒有。你知道都是你的自性在變現,都是你自己,要有這種心態。我是淨土也修過,禪宗也修過,是過來人,所以把這些經驗供大家來參考。

外道禪定是心外求法,他是在這個地方(眉心)看光,在這個地方(百會)聽聲音,或者怎麼樣……當然心外求法,如果你沒有重大的過錯,不僅不會落三惡道,還可以保證你生生世世在這個法門裡成就,最後也可能像月光童子、持地菩薩一樣,遇到肉身佛在世給你指點一下就成就。

觀世音菩薩過六關這個法門呢,我先按照這種意思來解釋,然後再按照藕益大師文句裡那種解釋來給大家圓融。

如是漸增:按照這種心態繼續用功,提升定力。這種功夫急不得,緩不得,「漸增」,充分體現出這種平衡的心態——急了就亂了,動大於靜;緩了,心氣會下沉,靜大於動。所以這種「漸增」是在沒有增、沒有減的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地定力加深。

聞所聞盡:是解「根結」。怎麼解根結呢?這個時候已經完全脫離了六根、六塵的這種陰影,對六根、六塵已經沒有一點點的攀緣和執著。這是解六根之結。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盡聞」就是「聞所聞盡」。他已經感覺到六根、六塵在我心裡已經消失,達到了初步的這種空。到了這種境界,但這個境界還不能住。「覺所覺空」,這個「覺」,就是覺察到那個「盡聞不住」,「所覺」就是「盡聞」。我覺到了「盡聞」,覺到了「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