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第47講

就是成佛。要與果位名目相應:成佛後的果位有七種名,下面詳細來講。

菩提:是智慧德能,也叫智德,也叫菩提果。「菩提」是掌握對整個宇宙人生的認識,是解決世界觀的問題。從當下這個人到周邊的環境到十法界萬法萬相,你怎麼看法?一個開悟的人,他不會受大苦惱。問題是你是不是真正開悟?有道無道,自己要知道。菩提有無量的等級,在這裡是究竟菩提。究竟菩提成就了,最低位是十信位滿,也就是初住位,最高位直接成圓滿佛,像龍女那樣。

涅盤:也叫斷德。斷德是方便說。煩惱能斷得了嗎?涅盤有兩個階段,先後破除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有肉團身這種生命的假相,我們變現各種各樣形相的眾生,一生一世是不是一個段落?做人一段,做鬼一段,做天一段等等。變易生死就是我們的煩惱習氣。把這兩種生死煩惱都解除,叫涅盤。前面講了四種涅盤,這裡是指「無住大涅盤」。

真如: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是。在別教、通教裡說為真心本來面目,與空如來藏相對應。無妄曰「真」,無異曰「如」。真如沒有一形一相,無生無滅,如如不動。那麼,圓頓大法中真正的真如是有別於通教、別教的。在十法界萬法裡,如果還有一個東西你認為是假的、是妄的,這個牛屎是妄的,那你心裡認為的這個真就不真;只要十法界還有一個東西你認為不如,那你心目中認為的這個如仍然是邪法,所以無一法不真,無一法不如,才叫「真真如」。

佛性:什麼是佛性呢?凡夫當下就是佛,因為真心夾雜著妄想而成為凡夫。注意,這都是方便說。就跟煉礦中金一樣,礦中的金就是佛性,有了礦渣成為凡夫。修行的過程就是冶煉的過程,就是去除礦渣,使真心顯露。真心顯露是不是當下貴重無比呀?「佛性」,究竟說,那個礦渣是不是佛性啊?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隨緣顯現為純金,隨緣顯現為礦渣,隨緣顯現為礦渣和真金和合的礦石。

庵摩羅識:翻譯為無垢識,也叫淨識,可方便說為第九識。它能善於分別一切的萬法,自己沒有任何的汙染。有的把它解釋為由轉第八識而成「庵摩羅識」,這個講法有漏洞,「庵摩羅識」是法爾如是。「庵摩羅識」就是空如來藏的那種特性,也就是前面的真如,是真如的一種妙用。第九識由於起了一念無明妄想,所以把它和合為第八識。如果講在第八識中除去了妄想以後而使這個庵摩羅識再次現前,仍然是方便說。在第八識的時候它在不在呀?它也是現前的。現在是不是達到第九識了?那個真如(空如來藏)就是沒有任何的分別心(叫原始佛)。

大圓鏡智:它也是由第八識轉成,也能分別一切法而不受汙染。但大圓鏡智是普照萬法而不分別。根據這個名相與它的這個妙用,如果更確切一點地說,加一個字,叫大圓球鏡智。它不是平面的,是全方位的,無窮無盡。

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注意,這七種東西,實際上是不是一個東西呀?都是講它們的本性。它每一個法都是「清淨圓滿」。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它是包容一切。「體性堅凝」,它是真實不壞。如金剛王常住不壞:金剛是堅固之最,何況「金剛之王」?「常住不壞」,是表時時事事處處,無非是一念之心。為什麼不壞呀?都是一個本體。你自己的右手能不能把自己的右手打壞啊?要作如是的觀照。

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迴圈,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恡。

見聽:是以二概六,有見精、聽精、嗅精、嘗精、觸精、覺精。離於明暗、動靜、通塞:以六概十二,離於明暗、動靜、通塞、恬變、離合、生滅,這十二個塵相。畢竟無體:離開這十二個相,這個根體或者叫形體就不足以顯現出它的存在來,是一種世人認為的那種存在體。

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念心」是六識。六識如果離開前面的六塵、十二相也不存在。無論是意識心還是能見的見性,都是這樣。而我們現在之所以六道輪迴,就是依賴於外塵十二相和這個內六塵、六根,不懂得我們的心,這個靈體與肉團身、與外面的世界,是可以相互獨立的。

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見精、六種見性,如果離開內六根外六塵,它就沒有真實體。阿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