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三摩地:他不是修正法,仍然是修凡夫外道,修這個法不能了生死。清淨心中,諸漏不動:這也是一種人天福報。初禪三層天的定力還要靠戒律來輔助成就,從二禪天往上,諸天大眾修清淨行,定力一步一步地轉深,心光就發出來。
名為初禪:初禪天人離開了欲界之苦,但是心裡還餘悸未消,經常想起欲界真苦。餘悸未消就是一種火,所以將來世界大三災來臨的時候,火燒初禪天。從地獄燒到人道,燒到六層欲界天,再燒到三層初禪天,都要被火燒掉。為什麼?因為他心裡有火,與這個業連在一起,那就是共業遭難。《楞嚴經》處處在講我們的心,你是什麼樣的心,你就在什麼樣的氣氛中受果報。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澄心不動,寂湛生光:他的智慧之光是一種自性流露。
如是一類,名少光天:他才開始發光。初禪天人還有眼識、耳識、身識,而鼻識、舌識和意識已經被伏住了,所以初禪天把那個妄想分別變成了一種簡單的直覺。到了二禪天,就達到了六根通用,六識已經歸於一精之明。定力轉深,所以發光。之所以叫少光,是因為他是剛剛開始的那個階段,初步地降伏了六識。這是天道第十層天,是二禪天的第一層天。此界天人身高二由旬,壽命是兩個大劫(二十小劫為一箇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量變引起質變,透過加功用行,定力轉深,這個心光更甚下天。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這已經不是一個太陽系了,是相當於一千個太陽系,也就是一個小千世界,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遍成琉璃:「琉璃」,內外通徹光亮。
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相對於初禪天而言,無量光天也就是一個小千世界的範圍。你不能把它理解為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這是天道第十一層天,也是二禪第二層天。此界天人身高是四由旬,壽命是四大劫。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吸持圓光:這是承上啟下,即以上第十層天和十一層天的功德成就。成就教體:這層天的人不用嘴巴講話,以光作為語言文字來交流資訊,從而成就自己,成就眾生。發化清淨:上面是教體,這裡是教體之用。那麼地球人是以音聲為教體,當然二禪天也屬於娑婆世界之內。
如是一類,名光音天:這是講天道第十二層天的境界,是二禪的第三層天。光音天人身高是八由旬,壽命是八大劫。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此三勝流:這裡的「三勝流」就是指二禪的三層天。一切憂懸所不能逼:在初禪天還有憂愁逼迫。什麼憂愁呢?他想到欲界的苦心裡就害怕,害怕再掉下去,所以他修行很用功,只能前進不能後退,退到欲界就不得了。到了第二禪天來講,餘悸未消的那種擔憂慢慢就沒有了,境界已經轉深了。
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再三強調,這都不是佛法,這是世間善法。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二禪天六根通用,沒有再多的妄想。將來在世界三大災來臨的時候,一禪天逃不了火災,二禪天逃不了水災。為什麼水淹二禪天呢?因為他還有歡喜心,終於離開了欲界之苦,終於沒有初禪天的那種擔驚憂慮,他有這種歡喜。這種喜是一種情執,所以叫喜水,既然有喜水,那麼大水災來臨的時候也就逃不了了。水災是從地獄一直到人天,再到二禪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圓光成音,披音露妙:這是承上啟下。光音天人這個光明相對而言比較圓滿周遍,並且以光作為教體來教化眾生。「披音露妙」,以光音來教化人,這是一種妙理;現形成就眾生,這是妙用,妙理髮妙用,叫做「露妙」。
發成精行:是講二禪天不僅以光音為教體,而且初伏六識心。通寂滅樂:也就是在二禪天的基礎之上,定力轉深,妙用轉深,進一步把那種帶有情執的歡喜心斷了,再也不會說——哎呀,我好不容易脫離六界苦啊,好不容易離開了初禪那種擔驚憂怕,再也不怕嘍——把這種歡喜心、僥倖心也斷掉,寂滅就是把這種喜心寂滅。可是他還有樂,是不是心在動啊?是不是風?所以世界大三災,最大的是風災,風颳三禪天。
如是一類,名少淨天:這是天道的第十三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