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戒。就是不要執著這個戒。比如我們不準殺生,那麼你看到跟你素不相識的人在那殺生,你別風風火火的衝上前去就把刀搶下來,那你就執著在戒上了,你不知道你壞了世間法會造成更大的麻煩,這個很重要啊!往往一些人就自以為是。
第七,智所贊戒。我們讚歎人要有智慧,讚歎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高興,而是讓大家有所榜樣,能夠把大家鼓勵起來向他學習。
第八,自在戒。不要把戒當成一種負擔,持戒的時候感到生歡喜心,把這個戒持住了,這都是在成就我們的心性。
第九,隨定戒。你今天在這裡聽經,就把心定在這個經堂裡,這個時候也沒有你造口業的機會,也沒有你造身業的機會。
第十,具足戒。這上面講的那個九種都要具足。所以許多人在一起共修的時候,你是不是同時持了許多戒啊?
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這十種東西全部要磨細成粉,再跟泥土合在一起。這是表次第圓融。「以塗場地」,是表我們的真心因地,在這種正法的氣氛裡修行。
方圓丈六,為八角壇:「丈六」,相當於十六尺,也就是五公尺多;「方圓丈六」,相當於二十五個平方。怎麼表法呢?「八角」,表八正道,對治八邪,「壇」,是表場地,表真心因地,我們就坐在這個本位上,好像是法座,在這個上面來成就我們。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沉水,無令見火。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壇心」,是表真如智慧。這個場地的核心是不是我們的智慧啊?都歸集於這一顆心。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壇心」。這個「心」包容萬法,顯現萬法。這朵蓮華既可以是金,也可以是銀,也可以是銅,也可以是木,體現出佛法隨力莊嚴。不要片面地追求豪華,不可以隨便浪費三寶的錢財,浪費十方常住的錢財。建道場以安人為要。根據現在的具體情況,也要與時俱進,比如網路寬頻、獨立衛生間等等……你硬設施條件太差,他不來呀。像古時候老前輩那樣坐在樹下面,坐在露天裡,誰來啊?但絕對不意味著把這個道場建得跟皇宮寶殿一樣,勞民傷財,濫用十方常住的供養,然後招引顧客,為少數人謀取私利。當然有些人講,道場莊嚴一點,讓眾生來了與佛結個法緣,生個歡喜心,也有一定的道理。
「蓮華」,在佛法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名相概念,它就是表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我們在解釋《妙法蓮華經》的時候,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蓮華」。整部《妙法蓮華經》就體現出一個「蓮華」,整部《大佛頂首楞嚴經》就是解釋「蓮華」二字。這兩部經就是講「蓮華」之法。《楞嚴經》也叫「妙法蓮華王」。
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過去出家人都要託缽,這是作為我們的成佛之因。八月已經進入中秋,露水是不是很清淨啊?中秋是不是很清涼自在啊?也就是我們在因地修行時,這是一種清涼自在的氣氛。懂得了蓮華法,我們當下得到清涼自在。
水中隨安所有華葉:「華葉」是表智慧。前面的清涼自在是表解脫功德,也表我們的定力成就,定中有慧。「隨安所有華葉」,是表無量智慧德能。
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這個「八圓鏡」是表八種意識心。有眼、耳、鼻、舌、身這五種俱生意識,還有第六識獨頭意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怎麼叫「八圓」呢?八個意識心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各安其方」,這是不變隨緣,各得其所,無分別不妨分別。
圍繞華缽:「華缽」是蓮華和缽,表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隨緣變現出十法界萬法。十法界萬法無非是從八種意識心這種因緣和合顯現出來,它並不是八種意識心所造出來的。十法界萬法與八種意識心都是平等的,都是真真如性所變現。
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鏡外」,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中心是一個蓮華缽,周邊是一個八圓鏡,八圓鏡之外又安十六朵蓮華十六個香爐。「十六蓮華」表智慧,「十六香爐」是表戒體。「十六」之義與上所同,表自行八正道和化他八正道。間華鋪設,莊嚴香爐:一朵蓮華相隔就是一個香爐,均勻地鋪設開。
純燒沉水,無令見火:「沉水」是一種香,「純」就是不能夾雜汙染。燒香是表法,我們現在在講經說法才叫燒香。「無令見火」,我們在聽經聞法中,不知不覺地是不是把煩惱、迷惑顛倒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