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作為動詞來用,是總理的意思,總理萬機。這是講我們報身功德的妙用,總法身、總化身。「持」,在這裡方便說為是化身功德。任何一法總有它一定的形相特徵,這叫「持」,否則不足以叫化身。化身一定要有所依,有所靠,有所持。
注意,這裡的「妙湛總持」,首先講我們的本來面目的三種功德。那麼再怎麼「妙」呢?「湛」,即湛、即總、即持。「總」,即總、即湛、即持。「持」,即持、即總、即湛。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叫次第圓融。
「不動」,不動是對動說不動。相上來講,我們千變萬化;性上來講,變來變去還是一個東西。動就是不動,不動就是動。比如說,我這個拳頭變現為手掌,相上是不是動了?性上動了沒有?手掌是不是還是拳頭?所以這個就是對動說不動。「動」,按照世間法來講,它一定是越過了本位,那我們這個「動」它有沒有越過本位?沒有。我們在世間法裡,在個別的區域性的空間看到它在動,在整個的全域性的範圍它動了沒有啊?(沒有)。所以我們到哪裡都是不動而至。「而至」就是動,所以「不動而至」就是不動動,動而不動,不動而動!這裡的「尊」方便說為釋迦牟尼佛;究竟說為,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一個尊。這一個「尊」,你不能講他是一,也不能講他是無量;又不能講他不是一,又不能講他不是無量。唯此為「尊」。
這第一句話是不是就幫助我們明心見性吶?所以阿難這第一句話一出來,祖師大德就評判這個偈頌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了,八地的菩薩才能見到這種境界,所以你不能講他是次第三藏。
首楞嚴王世希有:這是表成佛由法化生。透過法來化,由了義法來化生,也就是叫我們依法不依人,依了義法不依不了義法。「首」是表第一,也可以講「首」就是腦袋。人缺胳膊少腿了還能活,缺了腦袋還能不能活啊?(不能)。所以講一切的萬法,唯以「楞嚴」為首。「楞」,是表堅固,無堅不摧。它能破一切邪法,一切邪法和一切方便法都沒有辦法動它。它壓倒一切,又包容一切,還又成就一切。它把你打死的當下,你的法身就活了。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它把你判為牛屎狗糞的當下,你即已變成跟它一樣的首楞嚴王。「嚴」,是嚴密,這是表裝飾、裝潢,在圓頓大法裡是表圓融圓滿圓通,表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見一切見。你懂得了我們的眼性周遍法界,你馬上就懂得眼睛所對的色塵也是周遍。耳朵的能聽、所聽等,沒有一法不是周遍。這叫聞一悟千,以此為「嚴」叫莊嚴。「王」,表自在,懂得了「首楞嚴」這個法,你當下得到自在。「世希有」,在整個世間出世間是希有的。如果叫我來講的話,不是世希有,而是世獨有、世僅有!因為三藏十二部經只有《楞嚴經》獨露天機!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只獲法身:這就是講「花開蓮現,即悟即證」!其它方便法中,藏教修無量劫不能明心見性,修通教、別教恆河沙數的人難有一個人成就,無量百千萬億劫也難得成就。唯有《法華經》《楞嚴經》之「一心三藏」,來一個成就一個,來兩個成就一雙,百分之百,千分之千,萬分之萬!而且成就高,下可保底不落六道輪迴,上不封頂直到十地等覺,乃至像龍女那樣成為究竟圓滿之佛!就是成就率百分之百,成就的品位高!成就的時間呢,你可以一生成就,也可以一個月成就,也可以一天成就,也可以一時一念成就!
所以觀照這段經文,就能銷除我無量劫以來的顛倒妄想啊!有哪些顛倒妄想呢?時間上有顛倒: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有顛倒:東南西北上下十方(其實都是一念)。佛法上、世間法上有顛倒:認為什麼法門都能成佛。種種的相貌上顛倒:有你、我、他。所以這個「顛倒」呢,我們從時間、空間、佛法、萬法之相這四個角度來觀照。
這麼多顛倒啊,「不歷僧只獲法身」吶!不需要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年而「獲法身」,也就是說我當下就已經見到了法身,獲得了法身。圓頓大法這個「獲」視同於「證」。圓頓大法只愁悟,不愁證!在見道位所見到的真如與在證道位所證到的真如無二無別,你明心見性的當下就是如如佛。這是講《楞嚴經》的妙用不可思議!過去執著在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現在明白就是當下一念;過去執著十方虛空無窮大,現在知道都是當下自己一念心;過去認為太陽、月亮、山河大地、樹木花草是無情,過去認為牛馬豬羊、張三李四都是他,現在知道都是自己一個念,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過去認物為己,認己為物,現在來講,己也是物,物也是己。大光明中誰非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