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講

定力總是不斷地加深。這是擊、震、吼。它是表修行中的一個次第過程——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外形變化而言,動、起、湧。我在這兒是不是在動?等站起來的時候,比「動」的幅度是不是要大?那「湧」呢,大家從中間往上湧、往四面湧,是表它波及的面越來越廣。這是恆順世間法,循序漸進,叫做六種震動。

它又分三個層次:動、遍動、等遍動。動,是指本方這一片國土在動;遍動,比如佛當年在印度說法遍動了全國;等遍動,遍動了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也可以講「動」在地球,「遍動」是整個大千世界,「等遍動」是無量法界。這都是講方便說。講究竟說,是表我們破除邪知邪見,樹立正知正見的境界。所以把這六種動呢,聯絡到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震動。

師父每講一句法,這六根是不是在震動?這個震動不是那個震動,動到最後牙齒動了,還要掉牙齒了(眾笑)。是講你這個心態在調整,這六根在動。大家明白嗎?是這樣的動這叫六「動」。動了以後,我們再看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遍動了沒有啊?原來看到這就是茶杯,現在一看到茶杯就知道這就是我,是不是六塵在動啊?叫「遍動」。六根對六塵遍動以後,看到這個茶杯是我,然後我們馬上想到一切的萬法是不是都是我?然後進一步想到這個茶杯是由地、水、火、風因緣和合而有,地、水、火、風是由於我們的心變現而有,是不是動到六種意識界了?十八界整個都在動,叫「等遍動」。

可見,這六動是比喻明心見性的一種過程——第一「動」,首先破除我執,第二「遍動」,破除法我執、人我執;第三,「等遍動」,法我執破除了,變成空了,還要從空出有,一切的形形相相都是我,叫「等遍動」。

如是十方:這就是講明心見性的境界。「如」就是「阿」,「是」就是「彌陀」。十方沒有哪一方不是阿彌陀佛。在佛法裡,有空間必有時間,有時間空間必有萬法。所以這裡的「十方」是表時時、事事、處處、法法,沒有一法不包含其中。這就叫「如是我聞」,這就叫「阿彌陀佛」。也可方便說為佛的神通示現,度化下等根機眾生。

微塵國土,一時開現:小至微塵、大至國土,表一切法;也可以講像微塵數那麼多的無量國土一時湧現,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法在我們心中當下顯現。這個「一時開現」,就是花開蓮現,即開即現、即悟即入。諸佛出世都是為了開示佛知佛見,令眾生悟入佛知佛見。在這裡是預示著佛要開講這樣的大法,讓大家明心見性吶!因為阿難跪地求法呀,阿難在七處徵心的過程中做了種種的轉計。這是一種瑞相。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這裡的「佛之威神」理解為我們的報身智慧妙用。透過肉身佛特別的加持力,使法會大眾與正法道交感應。「威神」,在三德里是與般若德相對照。「令諸世界,合成一界」,這就是「一心三藏」。諸世界,就是三個如來藏;合成一界,就是一個念。成佛不從修得,不修也不得。聽經聞法就是藉助佛法來化去我們的貪、嗔、痴種種的習氣,而把整個的虛空法界一切的萬法刻骨銘心地認識到都是我當下這一個念,把一切世界「合成一界」。這是打比喻表真實義——我們一切萬法本來就是一個念。

不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我們天天講我們要和平、我們不要戰爭、我們不要殺生,每個人每一天講一萬遍,能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叫揚湯止沸,說說而已。所以我們發大願,肩擔如來家業,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在這個地球上弘揚「如來藏」的道理,才能拯救地球、拯救人類、才能拯救一切眾生。這叫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大家都要發心把這個法要向全世界去流通。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這後面講得更妙,「皆住本國」,怎麼樣?十方道場不動而至啊!

既可解釋為:諸大菩薩,住持本地風光,而得全體照用。正顯根性、塵性,一切諸法,皆是不動周圓,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對顯一切眾生,皆具此光,昧而不知。若肯舍識用根,當下解脫。(引用自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也可以這樣解釋: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還有什麼十八層地獄,在哪裡呀?就在這個房間裡,就在我們的毛孔裡,就在指甲縫裡!你信不信?下午五點鐘以後,開了天眼的人好好看一看,大街上人鬼共行,人鬼並肩,你從他肚子裡穿過去,他從你腋下穿過來,誰也不會把誰碰傷。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粒菜籽就是無量的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