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講

叫「無漏」——他不會漏到小乘;也叫有漏,漏在哪裡?漏在那個偏空涅盤裡,他還沒有證得妙有。別教菩薩也叫「無漏」,他不會漏到偏空涅盤;但漏在「一心三藏」之外,他證得的境界是次第三藏。圓教菩薩也叫「無漏」,他不會漏到別教那個次第三藏以下;也叫有漏,他在行持上、證量上還沒有圓滿。真正的「無漏」是極果如來,他證得十法界萬法時時、事事、處處無非諸佛法身真常,與一切的萬法同呼吸、共命運。我這裡抓抓頭,釋迦牟尼知不知道?那個青蛙在叫、狗在跳、雞在飛,釋迦牟尼佛知道不知道啊?都是他在叫,他在跳,他在飛。雖然知道,他都自在,他沒有任何的執著。

你看阿彌陀佛,黃金臂晝夜常垂,有沒有哪個看到阿彌陀佛:「算了,這樣(收起手)一會兒」。有沒有?他一直伸在那裡,隨時接引你。明白了嗎?這都是真心妙用,否則不能叫「無漏」。有一念惡、一念善、一念正他不能感應的話,就不能叫「無漏」。同樣一個名相概念,解釋的伸縮性很大,不必執著於一端。

「阿羅漢」,是梵語音譯而來,含有三義:

一者,應供。因為修了苦、集、滅、道四聖諦,而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他是應自己的這種修行而證果,是不是叫「應供」?因果報應。也有解釋為他應該得到人天的供養。

二者,殺賊。可不要以為他是專門去殺強盜土匪,是自己殺自己這個「賊」。佛把我們的肉團身說成是什麼?是地、水、火、風「四大毒蛇」啊!是劫奪我們法身慧命的強盜土匪。阿羅漢開了宿命通以後,觀察到自己無量的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轉受苦、每一個細胞都在流血流淚,因此而感到無比恐懼。其根本原因就是把這個肉團當成了我。因為把它當成了我,所以才貪吃、貪玩、貪樂;因為貪吃、貪玩、貪樂,所以才生生世世都在受苦。貪吃、貪玩、貪樂,你必然會傷害到其他眾生;傷害了其他眾生,你必然要還債。所以他不敢再到六道里來示現。阿羅漢只是保持一個靈體,他已經破除了肉團身這種分段生死,把肉團當成是賊。

有智慧的人修活物,就是修我們的心、修我們的精神;沒有智慧的人修死物,要喝、要吃、要穿。要權衡利弊啊!最起碼我們要具足小乘人的智慧。在大乘菩薩不一樣,當明白了這個肉團是賊的當下,這個賊就是成道的法器,就是教化眾生的工具!我們要加倍地愛護、保養。圓頓大法跟小乘法不一樣。在沒有明白大法的時候,修行人為自己成道,可以不吃不喝;明心見性以後,他為了眾生可以大吃大喝,全在於怎樣用心。

三者,無生。阿羅漢證得果位以後,他知道生生世世做人、做天、做牛、做馬都是由我們的心所變現,造善業得善報,造惡業得惡報,這一世是人身,那一世是狗身,前前世是貓身……都是表面假相,真實來講就是一個念。當然這是一種我執,而我們這個念可以獨立於肉團之外,相對而言比較自在。他證得我們這個念以後,就再也不要什麼肉團了,連二十八層天都不要待。所以無我的這個靈體啊,相對於六道輪迴的眾生而言,他是大自在。

作為大乘菩薩道來講,明心見性以後這個肉團身是不是我啊?泥巴瓦塊是不是我?都是我。有這樣的心量,我們才能證大圓滿、大自在。真心本來面目非無生、非有生,有生、無生都是一個念。包括阿羅漢的那個人我空、包括通教菩薩的人我空與法我空,都是我們一個念之所變現。我們的真心非真非假、非有非空,他會現真現假、現有現空。通教、別教認為空性是我;圓教認為這個我非空非有,空也是我現出來的,而且空當下即是有,有當下即是空,一當下即是無量,無量當下即是一。

佛子住持:這個「佛子」,從廣義上來講,天人鬼畜、一草一木都堪為佛子,這是方便說;從狹義上來講,特指明心見性的菩薩;究竟說,沒有佛,沒有子,都是一個念。可是你不作這種分別,就不容易啟發眾生。在這裡來講,也就是說這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從「大比丘」的「大」、「大阿羅漢」的「大」和「佛子」三個角度來觀照,他們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有些是願身再來的菩薩,有些是當生當世成就的菩薩,在常隨眾中。「住持」,住於佛家,持於正法。無量的經典,唯有《法華經》《楞嚴經》是正法。

善超諸有:進一步解釋以上的概念。「超」,就是超越、解脫;「諸有」,可以籠統解釋為煩惱習氣、名聞利養、貪嗔痴慢疑。四果羅漢在人我空最起碼證得漏盡通,三界六道里粗重的見思煩惱他已經破除;那麼明心見性的菩薩已經破除了一分、幾分、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