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講

?佛這一句話,就使他馬上跪下來磕頭,發心出家。與其走一段彎路再來了生死,何必去節外生枝?何不抓住當下呀?等有了錢財有了家庭,再怎麼長怎麼短,可能又要打一個問號。人心是可以變化的。你現在本來就很清淨,本來是個窮光蛋,你還不趕快了生死?有智慧的人抓住當下!

復有無量闢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闢支:講全了叫闢支伽羅,屬於緣覺乘。他透過修證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位。還有一種緣覺,叫獨覺。他如果出生於沒有佛法的時代,就可以憑藉宿命通,記得過去世中曾經修過的十二因緣繼續修證。雖然叫獨覺,其實還是緣覺,他仍然按照十二因緣在修證。那麼這些人成就了以後,他敢肉身再來。為什麼?要度化他的一些親朋好友,而菩薩是行無緣之慈。如果出生於有佛出世的年代,這些在深山老林、雪堆裡,在此國土或在他國土的這些緣覺人都會來隨佛修行。無學:此處特指四果羅漢,修小乘法已經圓滿。並其初心:「初心」是指三果羅漢、二果羅漢、初果羅漢乃至還沒有果位的修行人。同來佛所:這是講因緣際會,醞釀著一場大法會就要開啟。為什麼「同來」呢?這裡有個情況。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這是陳述辟支佛的來意,現在正當休夏之時,佛陀要附屬諸比丘,作自恣法。諸比丘,是與會的大眾。什麼叫「休夏」呢?佛在世時,不像如今有什麼水泥馬路、鐵路,還可以坐飛機;到了天暖了,青草也長出來,小蟲子也滿地跑。在此之前呢,佛弟子們都是在外面託缽、參學,要走路。天暖了,一方面防止弟子們誤傷生命,一方面也正好關起門來聽佛傳法,三個月禁止外出,叫「休夏」。自恣:自我反省,檢討自己,特別是到最後三天,還要跪下來向別人求法:請你指出我的問題,指出我的毛病!那麼,正法道場天天都講大經,一結一切結,一學一切學。法華道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結夏安居,安居於「如來藏」。

十方菩薩,諮決心疑:前面是佛的剃度弟子,「十方菩薩」呢,來自於十方佛土。「諮決心疑」,來當面向佛請法,排除心中種種的疑惑。有哪些法還不明白的,本著這樣的心態。

欽奉慈嚴,將求密義:「欽奉」,是以無比崇敬、恭敬的心情,把佛當成太上皇。其實要勝過對太上皇的百倍千倍萬倍啊!每個人檢查一下,你作為弟子對師父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經常有些人發資訊,稱呼為「師傅」。我曾經給一位菩薩這樣回信:師父不是師傅。師傅教你手藝,師父給你法身慧命。師父不是父母,父母給你一個肉團,師父給你智慧。師父不是父母,父母只養你十八年,師父養你生生世世。父母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兒女、不孝順的兒女還嫉惡如仇,勢不兩立,是不是?師父對弟子,即使弟子背後向他開槍,他仍然視他為佛子,仍然發慈悲心。師父之恩、師父之情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誰能想得清楚明白,誰得大受用。這是在成就弟子還是在成就師父啊?「慈嚴」,是對佛、對老師的恭稱。這也是相對的,「嚴」,是很嚴厲,帶點惡相;「慈」,是很和善。老師之相既可以善,也可以惡。「將求密義」,帶著這樣的誠懇心來向佛求法。「密義」,就是求如來密因,宇宙人生真理。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即時」跟那個「一時」不一樣,「即時」,是講因緣方便之法,是道交感應之時。因緣不和合不得傳法,這叫「即時」。「敷坐」,把一塊布展開,或者坐在一個草團上。沒有草墊的話,腿盤著會很難受。現在有個天大的誤解。怎麼誤解呢?你看諸佛都是盤腿打坐的,不盤腿不能成佛——這是倒果為因。佛跏趺坐是示現果地莊嚴相,並不是透過盤腿來成佛。六祖講這是幹什麼?修臭骨頭。禪定禪定,坐也是禪定,走也是禪定,站也是禪定,聽經聞法也是禪定,無處不禪定。「宴安」,是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好說大法。佛這麼一坐呢,自然這個會場就安靜下來。佛一站起來呢,那些會上就熱鬧起來,大家都來親近佛說話,是不是?「深奧」,意味著要講「如來藏」大法。「如來藏」大法徹法底源,為深,為奧。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筵」,就是擺宴席請大家吃飯。這裡吃飯呢,吃的是智慧飯,吃的是功德飯,以佛法來招待大家,以佛法來供養大家。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叫「法筵」。「清眾」,每一個人就是一個清眾,以清淨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