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出動。
“與其我們去尋他的駐地,不如誘他自己現身。”
眾將軍沉默。這法子確實不錯,可行性很高。
他們不是想不到
(),而是沒人敢想。因為計劃中有個致命的要素?()?『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需太子親自上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太子親自上場,風險極大。
誰人敢想?即便劉據自己提出來,眾人也不敢應。
將軍們紛紛進言勸阻:“伊稚斜沒那麼好騙,太子若不露面,計劃未必能如願進行。而太子露面,於太子不利。太子身份貴重,關乎大漢社稷,不可意氣用事,望太子三思。”
劉據擺手:“這不是有你們嗎?你們這麼多人,難道沒信心護住一個孤?”
眾人沉默,信心倒是有的,可有些事不能只看信心。大家擔心的是萬一。
劉據自然也明白,笑道:“那按你們原來的策略,舅舅與表哥一人帶一路人馬去尋伊稚斜,你們誰跟著去,誰留下護衛孤?”
眾人正要回答。劉據抬手打斷:“不論誰留下,都勢單力薄。你們若覺得在一起都護不住孤,那麼留下一兩個就能護住嗎?”
“太子殿下,這不一樣。那時對面就是匈奴大軍,彼此必會浴血廝殺,太子在戰地如何有在營地安全?”
劉據不以為然:“營地安全?你們敢保證匈奴不會就是在等著你們離去,好趁機偷襲,刺殺於孤?”
眾人啞然。這……雖然這點他們必然會防。但真不敢給予十足保證。
“孤既然力主親征,來到這裡,就不會是單純來看熱鬧的。孤是太子,此戰關乎我大漢日後能否久保安穩。
“孤不能什麼都不做,乾坐著只當個吉祥物。就算是吉祥物,也非純粹擺設,總要發揮發揮吉祥物的作用。”
劉據看向衛青:“舅舅,你是主帥,你說呢?”
“殿下可是主意已定?”
“自然。”
衛青躬身:“臣領旨。”
眾將軍:……???
不是,衛大將軍,你怎麼能領旨呢,你就不會勸一勸。撇開君臣,你們還是舅甥,太子對你那麼敬重,你若態度堅定,他總要聽幾分的。
我們還盼著你把太子的念頭壓下去呢,合著你就一句“臣領旨”?
不理解,眾人十分不理解。待出了營帳仍舊恍惚著,本想找衛青問個明白,哪知衛青走得飛快,再看霍去病,也走得飛快。
倒不是不能追,但想想還是算了。
這倆一個嘴巴嚴得很,只要他不肯說,你們誰都別想從他嘴裡套出一個字;一個從小到大一慣的張揚自我,從不看人臉色給人臉面,不提也罷。
不過拋開這倆,也不是沒有第三人可問。
於是眾將軍聰明地齊齊選擇拉住曹襄。
“大將軍跟驃騎將軍這是什麼意思,怎能由著太子胡鬧。”
“是啊,驃騎將軍也就罷了。大將軍不是這般不謹慎的人,他怎麼也任由太子任性。”
“雖說是太子親征,可哪能真的讓太子上戰場。倘若出點意外如何是好?”
……
火藥彈之事屬於大漢最高機密,少有人知
() 。這些將軍暫時也是不知道的。因而聽聞太子提議,諸多顧慮。
一句又一句責問接踵而來,曹襄萬分後悔,自己動作慢了一步,就慢了那麼一步沒跑成,結果成為“眾矢之的”。
淦!明明提議的不是他,做主的也不是他啊。
實在敵不過,曹襄只能開口:“你們也說了大將軍非是不謹慎之人。太子雖是儲君,但出征前陛下嚴令吩咐過,不許太子胡亂指手畫腳。
“太子若有建議,大將軍可以聽,但是否採納由大將軍評估忖度。若大將軍認為不可行,可當面否決。所以大將軍不是非得聽太子的。既然如此,你們以為大將軍為何要應?”
眾人愣住。你這話什麼意思,我們就是不知道才問你啊。
曹襄又道:“冠軍侯雖然性子張揚隨性了點,但從不會拿戰事開玩笑。他與太子感情甚篤,比誰都要在乎太子安危。
“他即便在其他事情上都可能胡鬧,也絕計不會在事關戰局又事關太子的關鍵處胡鬧。”
眾人挑眉:“你是想說大將軍與冠軍侯這麼做必有緣由?”
“是。”
眾人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不是廢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