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葉為止。此後北方不會沒有歌謠產生,但長期未見收集和整理。但是,《列子…湯問》中記載,當時有兩位歌唱家的歌唱藝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民間歌女韓娥高歌之後“餘音饒梁,三日不絕”,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聲振林木,響遏飛雲”。由此看來,當時民間歌謠應當是相當豐富的,大概是因為戰亂的原因,這些詩歌沒有流傳下來,但當時民間的詩歌教育應當十分發達。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等主張,對後世詩歌教育乃至語文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意逆志”就是說在讀“詩”時,讀者要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理解作品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要受拘束於詞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中記述了孟子與弟子鹹丘蒙關於“以意逆志”的對話:
鹹丘蒙問:“《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孟子答道:“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
孟子教導學生學習《詩經》時不要望文生義,“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而是要多動腦筋,運用自己的思考來探求作者的本意。戰國時代,有些人習慣上以斷章取義的方式來解詩說詩,往往出現錯誤。孟子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以意逆志”的主張,主張從詩的整體來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揭示了詩歌教育的本質,對後世文學教育產生了極大影響。
《孟子…萬章下》雲:“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論世”的意思是要根據作者的生平經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站在作者的立場上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正確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此後,“以意逆志”、“知人論世”一直是我國文學教育的重要原則。
荀子是戰國末期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繼承孔孟學說,十分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把《詩》與《書》、《禮》、《樂》、《春秋》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發揚了儒家的“詩教”傳統。作為儒家的傳人和傳經大師,他認為“詩言其志也”,要想學好《禮》,就必需先學好《詩》、《書》、《樂》、《春秋》,而《禮》是一種道德規範,它可以維繫社會的安定,規範人們的行為。他進一步理清六經之間的關係,明確學習六經的目的,對後代的經學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詩歌教育上,他繼承發展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觀點,進一步主張應當以學為基礎,學思結合。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學也。”(《荀子…勸學》)“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在學的基礎上,荀子又強調要進行思考,“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勸學》)
荀子還著有篇幅相當長的雜言體的《成相篇》,以七言句為主,採用民間歌謠形式宣傳他的政治思想:“請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墮賢良。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悵悵。”詩中已經出現典型的上四下三結構的七言詩句,如“愚闇愚闇墮賢良“、“如瞽無相何悵悵。”這種形式節奏明快,音韻順口,便於流傳。近年在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簡中,也有好幾首類似的歌辭,可見這種歌謠體在戰國後期曾經很流行,已經存在形成七言詩體的萌芽。《成相篇》不僅是研究古代民謠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古代詩歌教育史的重要材料。
《學記》是戰國後期思孟學派的著作,成書於戰國末期,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教育理論、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是我國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學記》將上古時期的教育機構歸結為四類:“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學記》對教學管理作了七項規定。其中第二項規定:“《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孔穎達疏曰:“‘《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宵,小也。肄,習也。當祭菜之時,便歌《小雅》,習其三篇,《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取其上下之官,勸其始學之人,使上下順序也,故云‘官其始也‘。亦謂以官勸其始也。”意謂自開學時就讓學生誦習《詩經》中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使學生一入學就懂得當官從政的道理。這就首先明確了詩歌教育的目的。從這項規定可看出,當時是把《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