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解釋說,“半年的智力進步對大人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但對小孩子來說卻是巨大的!”
“你憑哪點呢,”李雪瑩一副不信任樣,“你在進行家教,別人一樣在進行家教,而且比你做得更好!”
看來,對於李雪瑩來說,不管是大人孩子,都還是別人的好啊,但這真的是“憑哪點”呢?
“憑哪點我們馬上就可以做實驗噻”我突然來了靈感,“星星,你過來哎。”
我拿出一支筆在本子上畫了四個碗,一雙筷子。
“星星,圖上有多少個碗呢?”我問星星。
“有四個。”星星脫口而出。
“有幾雙筷子哎?”
“有兩個。”
“如果說成雙,有多少雙筷子哎?”
“有一雙。”
“如果給每個碗都配一雙筷子,還差多少雙筷子哎?”
“還差三雙。”
“你覺得星星的智力怎麼樣,”我挑釁地問李雪瑩,“這樣發展下去有沒有希望超過楊闖呢?”
“你平時教過她,她啷個不知道哎?”李雪瑩嘟囔地說。
好了,如果李雪瑩真的以為這次試驗還多少說明了一點問題的話,那麼,我僅僅憑誠實之心就可以說:“我贏了!”因為我剛才的實驗完全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我哪裡平時教過星星呢,如果我教過,星星還會說是“兩個”而不知道是一雙嗎?其實,我也是沒有把握的,真的怕星星給我出醜。還好,星星很爭氣。
楊鵬飛在家教上到底有什麼絕招我不清楚,但楊鵬飛的“差距論”是有點吹噓嫌疑的;他把自己不順的人生境遇也拿進家教裡面來,怎麼不會產生感情上的誇張呢?說大話就象天天吃肉,而讓事實說話則象長期吃齋後的一頓美餐。那麼是天天吃肉好呢,還是隔一段時間吃一回美餐好呢?我想還是天天吃肉要好點,因為吃齋後的一頓美餐容易造成暴飲暴食,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但不可否認,得意地吹噓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我自覺沒有這方面的修養,所以,我不能天天吃肉,只能偶爾吃一回“美餐”。其實,我對別人天天吃肉也沒有什麼可羨慕的,只是經常有一個人在你身邊嘀咕:“你看嘛,別人又在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