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孟子這是從一個側面來討論這幾位先賢,至於最敏感的"伯夷和叔齊的正義性"的問題,這時候卻沒有觸及。孟子後面會不會說呢?等著 往後看吧。

公孫丑接著問:"老師,那您在這三位聖人當中最想學習哪一位呢?"

孟子說:"那還用問,我最想學的當然是孔子。"

公孫丑真是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學生,接著又問:"伯夷、伊尹和孔子都是聖人,他們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麼?"

孟子說:"他們雖然都是聖人,可水平卻還是有高有低的。孔子是聖人中的聖人,自從有人類以來,再沒有第二個人能有孔子這麼牛!"

"哦,"公孫丑點了點頭,"那他們有沒有什麼相同之處呢?"

孟子說:"他們的相同之處是:如果能有一片方圓百里的土地讓他們做國君,他們都能夠從此起家,使得諸侯朝見,最後一統天下。還有 一點相同之處是:他們絕對不會為了一統天下而去做哪怕一件不義的事、殺哪怕一個無辜的人!"

孟子對"相同之處"說了兩點。

其中的第一點,就是孟子一再丟擲的仁政說……"百里小國可以一統天下"。

我們在"梁惠王篇"裡已經看過多次,孟子的這套理論在遊說諸侯的時候雖然屢屢讓聽者怦然心動,可等人家腦子一冷靜下來,也都不會 拿它太當一回事。那麼,會不會有人覺得好奇呢,這個"百里小國可以一統天下"的說法難道從來就沒人接受嗎?

……還真有人接受過,孟子的後學荀子就趕上過這麼一回。

荀子游盪到楚國的時候,楚國正值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掌握大權。春申君倒還看重荀子,派給他一個蘭陵令的官職。

蘭陵地處今天的山東省,這也算個著名的地方,李白還為這裡的酒廠做過廣告:"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蘭陵雖然地方不大,但在這裡做官也算個不錯的差使,可儒家賢者們在他們所生活的時代裡總是擺脫不了狗屎運,荀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