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天色也差不多了,便吩咐一併到府衙門外等候接郡主的駕。
“王朝與馬漢可是出發了?”一群人在開封府衙門口站了一排,公孫策看看左右沒人注意他們,便小聲湊到展昭身側問他。
“走了,連夜出發的,他們說白天出去太張揚,不如夜裡神不知鬼不覺。”展昭也湊到公孫身邊輕聲回道。
“鮑家兄弟那邊怎麼樣了?”公孫繼續問。
“都已經安排好了,我們一出發他們就開始行動。”展昭回答。
公孫策點點頭,忽而看到不遠處有人抬著一頂轎子正不疾不徐的緩緩向這邊走來,身後還跟著一排隊伍。他道了一聲:“來了。”便不再言語。
展昭和白玉堂內力深厚,目力也比一般常人要強一點,所以在公孫策說那聲“來了”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經看到了。
轎伕抬著轎子慢慢悠悠的走近,隨著其中一人喊得:“兮樂郡主到。”一方軟轎被停在了府衙門前。
轎子邊上跟著的管家被轎中人囑咐了幾句什麼後顛顛兒的跑過來,手裡還拖著一卷明黃。他先是給包拯行了禮,然後將手中的聖旨遞過頭頂,道:“包相,聖上說了,這聖旨您自己拿著看就行了,不必宣了。”
府衙門外的一干人等以包拯為首跪下接了聖旨謝了恩,而後呼啦啦的重新站起來。
管家待他站起,又道:“大人,我家郡主說,時間緊湊,禮也不用見了,如果大人及隨從準備完畢了不如這就上路吧。”
包拯跟身後的公孫策面面相覷,展昭和白玉堂也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心說這郡主還挺猴急的,明明時間充裕的很,路程上也沒有什麼太花費時間難走的路,竟然連面都不露就要走。
不過人家畢竟是郡主,身份在那擺著,所以人家怎麼說,他們也只好照做。因此包拯下令,全體人員即刻啟程。
一行隊伍舉著肅靜迴避牌打頭陣走在最前面,他們後邊跟著郡主的隊伍。有人為展昭和白玉堂把馬牽了出來,二人翻身上馬,跟在郡主後邊,在他倆後邊才是包拯和公孫的轎子,張龍趙虎跟在最後,以備有人偷襲暗算。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開封府衙啟程,緩緩前行,引來了不少開封城的百姓前來圍觀。
“你看你看,包大人又要出巡了,這回又是哪裡有案子了?”
“什麼案子!都說你不關心時事了你還不信,這次包大人是要護送郡主出城。”
“什麼?郡主?郡主出城幹嘛去?!郡主也要查案?”
“你這豬頭!出城就要查案麼!你沒看隊伍後邊抬著那麼多壽禮!聽說是郡主代八王去揚州城給清平侯賀壽的!”
“你說那個清平侯?我聽說清平侯向來同八王爺來往密切呢!”
“恩,賀個壽都那麼張揚,還得讓整個開封府陪著,看樣子這清平侯也不是什麼小人物。得了得了,都走遠了,別看了。”
“誒你別拽我,我看展大人和白五爺呢,你看他倆在一塊多配呀!”
“…………”
街上老百姓知道的不知道的一通胡言亂語的目送包拯一行出了城,之後便各自散去該幹嘛幹嘛去了,唯獨一人還站在剛剛的地方,看著一行人離去的方向。
***
出了開封城,眾人沿著官道向東南方向行進。他們一路勻速行進,擔心走太快了郡主的身子吃不消,太慢了又惹得那猴急的郡主不開心鬧情緒,花費了將近六天的時間,好不容易才到了應天府。
進了城,早已有人提前到驛館打點好了一切。本來郡主出城是可以要求住到府衙裡的,不過這位郡主似乎和其他的那些金枝玉葉有些不大相同,她知道包拯平日出巡都是住驛館的,因此她也要求要在驛館下榻即可,並要求地方官員不必大費周章的前來接駕。
針對這一點,包拯還是比較欣賞這位郡主的。他平日跟八王爺之間關係不錯,互相之間也會走動,不過每次到南清宮他也只是去找八王,根本都沒有聽人提起過這位郡主,更別說見了。
說起來這個郡主也實在奇怪,出行這麼多天,她竟然一次也沒在包拯一眾面前露過臉,令她的神秘程度又增加了幾分。
展昭曾在路上同白玉堂開玩笑似得說,估計這郡主自覺地沒有白玉堂長得好看,因此躲在轎子裡面不敢出來示人。白玉堂倒是意外的沒有跟他計較。
眾人到了驛館,卸下車上的行囊,展昭和白玉堂將各自的馬交給小廝,讓他們牽去馬廄,自己隨著包拯和公孫一道進了驛館,其實他們本想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