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你叫什麼名字?”
“蘇灼。”
“蘇灼?”坐在電腦後的師兄找出蘇灼的資料,把電腦遞給老師。旁邊兩位師兄小聲討論:“就是他啊?”
蘇灼是唯一一個報名的一年級學生,本來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的,但張教授認為這位小同學勇氣可嘉,讓他來試試也好,也算是一種體驗。說不定明年的組員裡就有這位小同學了。
“你就是蘇灼啊?”面試老師,張教授看到電腦中的資料,笑起來:“才一年級就敢報名,很有勇氣嘛。你讀的是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但是在擅長的資料方面,卻寫的是機械製造?”張教授看向蘇灼:“你會製作什麼?”
“機器人。”蘇灼說。
“噗~。”正在喝水的師兄一口噴出來,幾個人也笑起來。他們的面試原本也不是那麼嚴肅,只當蘇灼這個小同學太想加入團隊。他們招人做機器人,他就說會做機器人。機器人又哪是那麼好製作的?
“哦,你以前做過機器人嗎?”張教授繼續問。
蘇灼點頭:“做過。”
這點倒不需太懷疑,現在機器人入門的書很多,真正有興趣的學生都能學著自己製作。不過也就是電池盒+感測器組成的簡易機器人而已。做沒做過,到時候動手就知道了。張教授更在意的是蘇灼的基礎知識,沒有基礎他們連指導都不方便。
“即然動手做過,你覺得自己比較擅長哪方面?”張教授看了看蘇灼的資料:“關於意向小組,我看到你選擇全部,是什麼意思?”
其實看到蘇灼選擇全部,張教授和學生就直接認定這位同學可能是想表達,只要讓他加入,分配到哪個小組都可以。事實上很多純興趣參加的同學都是這樣,反正都不懂,在哪個小組沒區別。
“全部都可以。”蘇灼說:“我都會做。”
“噗!”又一位師兄把水噴出來。這位一年級同學真是大言不慚!
張教授皺了皺眉,他並不喜歡吹大話的學生:“蘇灼同學,你想清楚再說。你什麼都會做?”
蘇灼想了想,說:“哦,不是。”
張教授臉色微微緩和,蘇灼說:“創新策略我不會,我沒參加過機器人大賽,不知道什麼是策略。”再想了想,肯定的點頭:“嗯,其他都沒問題。”
“……”張教授臉色已經沉了下來,嚴肅的問:“小同學,你確定自己全部都會?”
“是的。”蘇灼點頭。
張教授顯然不信,他很願意提攜小輩,但這位小同學不行。也許他真的自己DIY過機器人,也有那麼一點點能力,但一個人怎麼可能什麼都會。
機器人的製作需要電子,機械,程式設計,自動化等各個專業相互配合才可能作成,所以一個機器小組至少需要幾個專業的搭配。這位小同學簡直坐井觀天,又驕傲自大,太不踏實了。
“你知道RCX是什麼嗎?”
“機器人指令系統,可程式設計積木。”蘇灼想也不想就回答:“使用軟體ROBOLAB2。5。4,它是整個用樂高積木、馬達、感測器等組建搭建的機器人系統的中樞,如大腦一樣控制、指揮機器人的行為。還可作為微型行動式計算機連線各種工業感測器採集資料。”(百度可查)
本來想用幾個問題打發走蘇灼,看他的回答果然還是有點基礎的,張教授臉色好了些:“氣動迴路是什麼?”
“氣動迴路是指由真空泵到配氣盤配氣介面之間的氣動系統,包括真空過濾器、真空供給閥、真空破壞閥、真空開關等。”(百度可查)
張教授臉色更緩,這兩個問題是不同專業的知識,說明蘇灼確實學了點東西。
“如何定位機器人底盤?”這個問題考的是蘇灼的動手能力。
蘇灼幾乎想也不想的回答:“可在機器人的底盤上加一個旋轉機構小範圍的調整魚竿方向,使機器人可以在原地不動的情況下實現魚竿擊鼓部份的轉動,使魚竿與機器人之間產生不同的夾角,增加機器人的靈活性。”(百度可查)
張教授臉色已經完全晴朗,甚至面露笑意。他的問題包含三個專業,雖然都只是基本問題,但蘇灼三個都能回答得出,說明他確實都有涉獵,這點還是不錯的。
“原本以你的基礎已經達到要求,但既然你自己說所有小組全部都能參加,那我就要全部考考你。我不喜歡說大話的學生。”
蘇灼點點頭:“可以。”
張教授向旁邊的學生吩咐一聲,那名學生疑惑的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