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三、借用他人的能力、智力和關係
古今中外,許多吒咋商界、政界還是科技界的成功者,無不是善借別人之“勢”,巧借別人之“智”的高手。
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且不說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治手腕,就說他在處理白宮內的事務工作,就是一位典型的巧於借用別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個慣例,凡是下級呈報上來的工作方案或議案,他先不看,壓它個三五幾天後,把提出這方案或議案的人叫來,問他:“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議案)嗎?”對方就會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說:“也許還有不足之處。”基辛格就會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過了一些時間後,提案者會再次送來修改過的方案(議案),此時基辛格把它看閱了,然後問對方:“這是你最好的方案嗎?還有沒有別的比這個方案(議案)更好的辦法?”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把方案(議案)拿回去再研究。就是這種反覆讓別人深入思考研究,用盡最佳的智慧,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這不愧為一手巧借他人智力的妙招,也是一種成功的訣竅。
在借用他人的能力方面,密歇爾•;福里布林可算是個中高手。他經營的大陸穀物總公司,能夠從一間小食品店發展成為一家世界最大的穀物交易跨國企業,主要因其善於藉助先進的通訊科技和善於藉助大批懂技術懂經營的高階人才,他不惜血本不斷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通訊裝置,寧肯付出極高的報酬聘請有真才實學的經營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這樣,使其公司資訊靈通,操作技巧精通,競爭能力總勝人一籌。他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取得這些優勢,但他藉助這些力量和智慧賺回來的錢遠比他支出的大得多,真可謂是“吃小虧佔大便宜”。
有個聰明的小男孩,一天媽媽帶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闆覺得這個孩子很可愛,就開啟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手抓一把。但是這個小男孩卻沒有動。老闆再叫了一次,男孩還是沒有動。老闆便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了小男孩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親問小男孩:“你為什麼自己不去抓糖果呢?”小男孩很平靜地回答:“因為老闆的手比我的小手大呀!所以他抓的一定比我自己去抓要多!”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而別人在很多方面都比自己強,這時候就要動用借力使力的方法使工作完成的更完美。可惜,在很多時候,我們這些在世間中打滾多年的人都不及這個小男孩聰明。
四、藉助他人的權力
事業興旺的局面永遠隱藏著權力的危機。長時間搏鬥於權力中心往往使矛盾激化,衝突加劇、危機凸現,從而把更多貪婪的目光引向中心地帶。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不敢離開中心地帶,結果陷於其中,只能靠權術維持局面。成功者往往尋找機會離開中心,到外線去。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外部矛盾,以“一致對外”為號召,在遠離中心的地方大展拳腳,建功立業,提高自己的聲望,加強自己的權威,鞏固自己在權力中心的統治地位。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個由白手起家而最終成為億萬富翁的人。他非常懂得借用別人的勢力和權力來幫助自己實現收心的目標,他早年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壟斷世界石油市場。起初,他的公司業績蒸蒸日上,但由於畢竟是白手起家,財力有限,在和一些對手競爭時處於劣勢,這樣他夢想壟斷煉油和銷售的計劃只能暫時擱淺在一邊。
經過調查和慎重的分析,洛克菲勒認為,“原料產地的石油公司在需要用鐵路的時候就用,不需要用時就置之不理,十分反覆無常,使得鐵路營運公司經常無生意可做,鐵路的運費收入也就非常不穩定。這樣,一旦自己與鐵路公司訂下一個保證日運油量的合約,對鐵路方面必是如荒漠逢甘泉般的及時,那時鐵路公司在自己運輸時必定會大打折扣。這打折扣的秘密只有自己與鐵路公司兩方知道,這樣的話,別的公司在這場運價競爭中必敗無疑,那麼壟斷石油市場就指日可待”。
之後,洛克菲勒在當時的兩大鐵路巨頭顧爾德和凡德畢爾特之間經過權衡,選擇了貪得無厭的鐵路霸主凡德畢爾特作為談判物件,最後雙方終於達成協議:洛克菲勒每天保證運輸六十車皮的石油,但鐵路營運方必須折讓20%的折扣。
這樣不但挫敗了鐵路的壟斷權,而且大大減少了石油的成本,低廉的價格銷售石油為洛克菲勒贏得了廣闊的市場,大大增加了競爭實力,使洛克菲勒又向控制世界石油市場的宏偉目標邁進了一步。洛克菲勒在和同行的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