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都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附近徘徊,又沒有其他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知識的存在是為了磨鍊智慧,而學習卻能磨鍊人的心性和思維。只有不斷的學習,人的智慧才會得能增長,才會不斷的得以更新完善。雖然知識也源於實踐和經驗,但是一個人由於受時空和自身綜合素質的限制,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去實踐,去經歷,而更多的是來自別人既有的以經驗。書本無疑是知識的主要載體,也是新知識新技術和新資訊的倉庫,你走進這個倉庫,既豐富頭腦,又啟迪思維。因此,學習是獲得智慧的首要條件。
假如只是收集很多知識而不消化,就等於徒然堆積許多書本而不用,同樣是一種浪費。如果學習只是一味的模仿,而沒有任何的創新,學來又有何用。所以說,學習應該是一個懷疑、思考、提高知效能力的過程。
⒊學習什麼呢?
這個問題就大了。人的一生,想要取得成功,有很多東西值得學習。
首先,要學會如何生存,只有生存才會有發展,怎樣快樂的生存,就是一門值得學習的學問。
有一天,一名大學教授到江邊玩水,他僱了一艘小船在江中游玩。
小船開動後教授問船伕:“你會數學嗎?”
船伕回答說:“先生,我不會。”
教授接著又問:“那你會物理嗎?”
船伕回答:“物理?我也不會。”
教授又問船伕:“那你會用電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