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臉孔,高聲吶喊道:

“呀,貴妃,貴妃——”

喊畢,仿如病倒一般,整個身子又跌坐回椅子上。

黃鶴見狀,悄悄走至藏匿貴妃的房間,檢視情況。

冷不防——

“不見了!”黃鶴高聲驚叫,“貴妃不見了!白龍跟丹龍也不見了。三人全都失蹤了!”

黃鶴兩眼炯炯地奔回到房內。

“忘了吧——”玄宗太上皇說,“大家都忘掉此事。什麼都沒發生。任何事都沒發生過。貴妃已死在馬嵬驛。後來的事全是一場夢——”

那聲音是何等悲痛哀絕。

然後,正如太上皇所說,事情就那樣擱置了,以上是我全部的見聞。

不久,有人發現守衛華清宮的兩名士兵死了。

難道是貴妃或白龍、丹龍自華清宮逃走時殺害的嗎?

從此之後,三人杳無蹤影。

不僅如此,不知何時,連黃鶴也自華清宮消失身影了。

此後四年——

肅宗改年號為寶應元年(譯註:公元七六二年),我又自鎮南之地返回長安來。

然而,不多時,我又將離開長安,到更偏遠的安南赴任。

如此,或許我再也不能活著回到長安了吧。

我已覺悟,安南將是我終老之地。

話雖如此,我心裡掛念著的,始終是貴妃的事。

我想,不空和尚應該完全知情吧。不過,再如何追問,他應該也不會說出任何內情。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至今我依然不得而知。

或許,我應該如此想,曾經令我死心的歸國之夢,因此事讓我又夢見了一次,其實是件幸福的事。

總而言之,在我老死之前,我亟欲吐露此事,所以提筆寫了這封信。

我並非想讓特定某人讀這封信。我只是想記載下來而已。因為只是想記載下來,所以才以倭國語言撰寫。

雖說收信人是太白大兄,這件事卻和大兄無甚瓜葛,如果您讀到了這封信,大兄啊,就請您當作這是晁衡過度思念倭國所作的一場春夢,笑納下來吧。

此外,若是其他人讀到這封信,如上所述,均與太白大兄無關,因是夢話,所有責任都在晁衡身上,尚請明鑑。

能涉入如此不可思議的事件,真是我的僥倖。

如今返回日本確已無望,我謹以倭語寫下此信,聊表遺憾之情。

寶慶元年倭國使者安倍仲麻呂 記於長安

如此這般,空海終於讀完了這封漫長的信。

附錄 夢枕獏訪談錄

「於前」

二○○五年六月的某一天,《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一書的作者夢枕獏先生接受了筆者的專訪。對於《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能夠走出日本國門,夢枕獏帶著期待和不安。他告訴筆者,書中的一些歷史記錄是參考日本歷史書為基礎展開的,不知道中文讀者讀過以後是否會有異議?這位知識龐雜、見聞廣博、傳聞自信滿滿的作家所表現出來的謙遜,著實讓筆者吃了一驚。

夢枕獏長著一副娃娃臉,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幾顆生動的小虎牙,好像要提醒對方,本人就是能把三大宗教、東西曆史、上下千年、縱橫萬里的傳說軼聞都編成故事的那隻“獏”。

【夢枕獏其人】

夢枕獏原名米山峰夫,一九五一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東海大學文學系日本文學專業畢業,現在是日本科幻作傢俱樂部、日本文藝作家協會會員。

高中時,夢枕獏就開始寫詩和幻想小說。當時他和好友們辦了一份雜誌,開始用“夢枕獏”的筆名在這份雜誌上發表文章。“獏”在日本傳說中是吞噬惡夢的魔獸,夢枕獏想寫“夢”一樣的故事,就用了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筆名。而“枕”是夢的道具,是“夢”與“獏”之間的媒介。作家在枕頭上創造出了夢,夢被獏吃掉,獏就是作者自身。原來,“夢枕獏”是他自我幻想分裂後再統一的過程與結果。這個過程與結果,表現在生活中,就是他不間斷的文字創作和目不暇接的作品。夢枕獏說,當初他對這個筆名也覺得彆扭,從不好意思到習慣被人呼以“夢枕獏”,著實花了不少時日。

【從傳奇小說開始】

大學畢業之後,夢枕獏在打工的同時繼續寫作,並經常向科幻雜誌投稿。一九七七年發表的《青蛙之死》,標誌著夢枕獏在商業雜誌的戰場上贏得了一塊灘頭陣地。此後夢枕獏下筆如有神助,先後發表了中篇小說《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