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寫成羅馬字。開始學習羅馬字的孩子們,正象我們當年不願學漢字那樣,也不喜歡漢字和假名……把纏繞在頭腦中的封建觀念統統除掉吧!”
然而,直到今天《讀賣新聞》也沒改成羅馬字真是一大幸運。因為是那樣的時代,天皇透過佔領軍從美國給皇太子請家庭教師,也就無足為奇了。
司徒達多回國後,選出兩名婦女作為家庭教師人選,並給宮內省寄來了簡歷。宮內省從兩人中選定了勃寧古夫人,她在美國基督教教友派的福利團體中工作,另一人的經歷也無可挑剔,名叫加布林夫人。勃寧古四十多歲,丈夫是大學教師,因交通事故去世。
為了給日本皇太子當家庭教師,勃寧古於10月乘軍用船從美國出發。船艙裡,擠滿了從南洋撤退回來的日本人家屬。
4月,皇太子進入學習院中學班。
皇太子已十二歲,3月末高小畢業,利用春假到葉山別墅,因患了百日咳,5月才回到東京。
在葉山呆到5月,還有別的原因。皇太子過去一直住在赤坂離宮,因為佔領軍指示皇室財產與一般國民同樣課稅,所以不得不交出,他沒有住的地方了。宮內省曾在東京都內為他尋找住處,皇太子住處附近的學習院中學班(當時歸宮內省管)也得搬遷。於是找到在武藏小金井的文部省教員訓練所,這裡曾是對學校教員進行皇國教育的地點。
從4月到5月,把葉山別墅扈從員宿舍的木造平後拆下來,運到小金井重新組裝成皇太子住所。皇太子的新住所是在十鄉萬平方米的舊訓練所場地的一角,用木板隔開修建的。訓練四校舍成了中學班。
皇太子分在一年一班,這不像小學分為東班、西班。中學班也有新生,分為三個班,一班裡加上皇太子共二十人。
宮內省原打算不讓皇太子進中學班,讓他像天皇當皇太子時一樣,在東宮御所單設學問所,選幾名學生和他一起進行帝王教育,但因總司令部反對沒有施實。天皇是念完小學就在學問所受教育,沒有上過別的學校。
4月份,中學班的學生們在粗糙的小金井木造校合裡開始了新的學期。皇太子卻遲遲未到校。
5月末,聽說皇太子要到校,學生們在小金井田地裡一塊像運動場似的地方排隊等候。沒過多久,一輛黑色轎車在美國憲兵的吉普車護送下駛過來。皇太子到了。
原來小學班的同班同學,像千家崇彥、橋本明等已兩個月沒見到皇太子了。這回見了面,顯得十分親熱。
來到中學班,班級的氣氛也為之一變。
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國家戰敗了,皇太子和天皇同是“炫”而不是神,成為“同伴中的一人”了。大家也都知道天皇的“人的宣言”。
皇太子的書桌在正中央,桌子和大家的一樣,只是稍乾淨些。皇太子到校後,仍和以前一樣參加各項活動。
進入6月,一天下課後,橋本明在皇太子書桌蓋的背面寫道:“和大家一樣了,請你多努力。和大家一樣搞衛生值日怎麼樣?”第二天橋本來到教室,皇太子正站在桌旁,面色有些蒼白。書桌蓋底朝上翻著。
皇太子看看橋本,又看看一同進來的幾名同學,聲音發顫地說:“光說衛生值日,是誰把我的桌子弄髒的?”橋本說:“是我。”皇太子又說:“這是我的書桌呀!”他幾乎要哭了。
但是,這件事過去之後,皇太子和橋本卻成了好朋友,雖然以前他們並不那麼親密。
按照當時同學們的說法,皇太子仍是皇太子。當時華族的孩子們已失去權威,皇太子仍是天皇的繼承人。雖說皇太子和大家在一起,周圍也形成了向皇太子餡媚和反對他的小集團。
皇太子很聰明。在小學班的時候,雖說有很多華族子弟,把他放在這些孩子當中,沒有得到皇太子應有的待遇,對此他曾提過意見。當侍從和嚮導領他到風景區時,他能一眼發現那裡不清潔。和同學一見面,他首先看出誰頭皮沒洗掉,誰耳後有汙垢。這時候,同學們對皇太子的冷眼有一種涼冰冰的感覺。
教員們都管皇太子叫“殿下”。一回到注所,侍從和侍衛便圍上來。一天還要學幾小時的日本史、東洋史、民主主義、和歌等,都由權威人士講課。每星期還教一次弓道。弓道是日本武道的箭術。
然而在學校裡,他和其他的學生卻沒有任何差別。一樣的聽課,就是在玩“騎馬戰”的時候,他也被毫不客氣地推倒在地。
但因校外的社會風氣不佳,有些下流話會傳到教室來,也有的高年級學生在校舍後邊的樹林裡吸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