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還不知道何時簽訂對日和約,但政府和國會已開始接觸有關的具體問題。6月,美國國務院顧問杜勒斯為了研究和約的構思來到日本,和麥克阿瑟、吉田首相舉行了會談。

1951年元旦,麥克阿瑟在新年宣告裡,強調了集團安全保障和媾和條約問題。2月,杜勒斯為協商媾和條約,又返回了東京。人們已經感覺到,佔領不久就要結束了。

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總統突然解除了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

華盛頓正在打算使朝鮮戰爭區域性化。然而,麥克阿瑟不但主張要轟炸中國東北,還要讓臺灣的國民黨軍投入朝鮮戰場,因而雙方產生了對立。

由於一張電報,便剝奪了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遠東美軍和遠東美陸軍最高司令官的地位。在杜魯門短短的電報裡,不但解除麥克阿瑟職務,還任命李奇微中將接替其職務。

麥克阿瑟接到電報時,正巧和美國上院議員剛剛進完午餐,因為有客人在場,他表情很鎮定。

據美國某新聞記者描述說,麥克阿瑟瞭解歷史,有許多長處,但同時又是“利己主義者”,像裝腔作勢的演員,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和他人的批評。並有想在日本、美國、菲律賓的教科書裡,把自己描繪成大英雄和卓越高官的野心。“麥克阿瑟沒把自己看成是一名軍人,而可能看成是盟軍總司令,是從華盛頓半獨立的“國際行政官”。在日本,從政府到國民都習慣於把這位軍人看作是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因此,社魯門總統一罷免他,便受到很大沖擊。

麥克阿瑟原打算擔任對日媾和條約會議的議長,在給予日本獨立後,再離開日本。並計劃在東京召開和談會議。其後,再參加美國總統競選,企圖當美國總統。

麥克阿瑟接到解職命令立即開始準備回國,並定於4月16日離開日本。上將的專用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