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也一樣,爺爺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大伯兩女一子,二伯兩個兒子,我爸我和姑姑都只生了一個。(大伯母和二伯母是親姐妹)
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大堂姐(梅)上五年級,二堂姐(英)還有二伯的兒子(軍軍)因為和我不同鄉鎮入學年紀不一樣的原因,所以雖然他們倆都是88年的,但還是和我一樣讀3年級,還有兩個堂弟都是90年的(東)和(潘潘),那時他們一起上一年級。
那是唯一一個學期,我們6兄弟姐妹可以每天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吃飯睡覺。(二伯夫婦倆在外打工,就把兩個孩子放在大伯家,後來我家房子蓋好後,父親叫大伯一家也搬到我家一起住)我們6個小孩睡一個房間,用3個床拼在一起睡。不過不久後,大伯家也在我家隔壁蓋了新樓。父親和奶奶與大伯母之間的不和,使得我們幾個小輩簡單快樂的日子增加了很多煩惱。
我家的房子蓋在一座古墳山的半山腰上,我們那個村和縣城只隔著一條撫河,站在我家二樓陽臺,可以把整個縣城盡收眼底。院前一片低一點的地方是大伯家的一片梨樹林,右邊和後面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樹林,春天桃花開時,真的很漂亮。放學後我們會經常在旁邊的草地上烤紅薯。大伯家養了兩頭牛,那時我經常會和梅和英和軍他們一起去更遠的山裡放牛。在最高的那座山山頂上,有座很有名的七層寶塔,名叫聚星塔。我們會在那塔裡拌鬼,來嚇唬外地來的遊客。我們也會在那山上尋找各種可以吃的果子。春天,我們6個會分成3組,拿著3把鋤頭,去挖蚯蚓,餵雞鴨;夏天,我們會一起偷偷溜出去偷桃子,偷桔子,偷西瓜,(我家那到現在都還是這樣,山上有很多果樹)。拿著頭燈一起去水田裡照蛤蟆。秋天我們一起去山上打野茅慄;冬天我們6個又分成三組,一個拿鋤頭,一個拿水桶,去田裡挖泥鰍。
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過了兩年半,由於我們那沒有6年級,所以11歲時,我就開始進入我的中學生涯了。也開始遇見了讓我動心的男孩。這一年,是2000年。
二 二中
我們那個縣每個鎮都有一所中學,縣城裡還有3所中學,3所中學都是初中高中合在一起辦。一中是當時唯一所省重點中學,二中我在04年離開時,還是市重點學校,不過09年也被升格為省重點了,三中的高中全是職業高中。我們村因為離縣城近,離鎮裡遠,所以畢業後是去二中。
2000年8月底,父親騎著腳踏車,帶著一箱衣服,把我送到住在學校附近的一個親戚家,又去給我買了一張竹床後就回去了。我叫她姑婆,是爺爺的親妹妹。她常去爺爺家,所以見過我好幾次,也挺喜歡我的。雖然50多了,可是看的出年輕的時候肯定很漂亮。30幾歲時死了丈夫,有兩男兩女,前3個都結婚生子了,大女兒離婚後,把兒子送她家寄養,那小孩叫李偉,當時9歲,長的很可愛,就是太調皮了,現在十年過去了,應該也長成一個大帥哥了。我上初一時,她最小的兒子剛好升高三,他叫福盛,完全繼承和發揚了他母親外形上的優勢。176左右的身高,110幾斤的體重,長長的碎髮,白淨的面板,清秀又不失稜角的臉龐,還有點小小的肌肉。這也就是我出生以來第一個動心的男孩,也第一次和男孩有親密的接觸,第一次嚐到感情的失落。
福盛家的房子是一棟兩層4室一廳的木質建築,這種房子在我們那早年是比較流行的。樓主下四間全部租給學生,樓上兩間是他哥嫂的,另一邊兩間,姑婆住小點的那間,福盛,李偉和我睡大點的那間,我把我爸買的竹床和他們家的一張舊竹床並在一起睡,他們倆一起睡一張大床。房間裡有一臺黑白電視,不過只能收3個臺,我少去看,倒是經常晚上睡覺前和李偉一起跑到大兒子福興房間去看他家的大彩電。記的很清楚,有段時間天天等著看少年包表天,那個時候我很喜歡裡面的釋小龍和李冰冰。
由於離晚飯還比較早,姑婆就叫福盛就帶我到學校先熟悉一下環境。走路10來分鐘就到了。
河東,位於撫河的兩大支流盱江和灕江的交匯處,在盱江和灕江合流處往上幾公里處,又有一條人工河將兩條河提前貫通。所以這裡算的上是一個小島,島上住著幾千人,有2。3條或長或短的街道,二中就位於這小島的正中央。我入學那年,學校有1700名學生,到我高一退學時,又發展到2200人,現在可能超過3000人了。由於學校宿舍不夠,所以所有的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是住校還是在外面租房子,或是有親戚的可以到親戚家住,我去姑婆家住,而梅,英和軍則在他們外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