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魏軍士,他們一行十五個小夥子不由都回頭好奇地目送那名士兵的身影進了御宇宮,消失在硃紅大門之後。
“軍侯大人,您說這是怎麼了?”回過神來,一個軍士忍不住問顧元戎道。
顧元戎搖搖頭,笑道:“不知道。陛下如今都還不知道的事情,我怎麼會知道,我又不是算無遺策顧半仙。走了。”
拉馬前行之時,顧元戎皺了皺眉頭,忍不住回頭又看了一眼。
總覺得不會是什麼好事。
他心裡暗自道。
……
大魏元熙三年八月初七,維丹忽然派兵三萬攻打大魏邊境處的關州,大魏軍隊措手不及,一路大敗,維丹軍隊遂洗劫關州沿線谷州、紡城一帶,而後撤回茫茫大漠戈壁,期間,維丹軍隊總計搶奪糧草二十萬,各式牲畜三萬餘頭,屠殺掠走大魏百姓五萬餘人。
魏烈帝陳子爍大怒,派兵六萬,分三路回擊維丹,怎奈這三路軍隊,一路在廣漠戈壁中迷失路途,無功而返;一路頻頻遇到小股敵軍騷擾偷襲,折損近半後原路返回;一路與維丹軍隊正面相遇,一番苦戰之後,該部兩萬人或戰死或被俘,無一還魏。
陳子爍聞悉,又驚又怒,在朝堂之中大發雷霆,前後懲處官員七人、將領六人,牽扯各式人等千餘眾,後又將此次戰事引為國恥。
史稱“關州之恥”。
第七章
立秋一至,鹹安城便有一件盛事,秋狩。
大魏雖身處中原,轄境之內皆為漢民,但魏太祖縱觀歷朝事故,認為重文輕武實為大忌,故立下一年一秋狩的規矩,以此警戒皇室宗族、世家子弟,雖要常讀聖賢書,卻也不可輕視騎射武技,以免被人欺凌。
魏太祖的想法是好的,奈何秋狩到了如今,已成了王公貴族、世家子弟的遊樂之事,他們來秋狩,多是三五結伴,在林中打獵嬉戲,十分歡樂,再沒有感受到半分警示的意思。
大魏世世代代不受外族欺凌,更是化為了一個美好的幻境。
然而,今年的秋狩,卻難得有些嚴肅。
這也可以理解,前些日子邊關戰敗的事情才剛結束,京中受到牽連的人甚多,故而鹹安城內正是一片愁雲慘霧的景象。今日秋狩,皇帝的臉色也不好看,若是誰能在此情此景之下嬉笑出聲,真該贊他一句:“真英雄也。”
眾人格外肅穆守己地等著陳子爍依例射了頭箭,又下了開始狩獵的命令,便成群結隊入了山林,各自打獵去了。
負責禁衛工作的期門、羽林、虎賁三軍卻不在“眾人”二字的範圍內,他們守在既定的位置上或跟在皇帝身邊,如非調令,不得擅離一步。
一群大小夥子硬生生這樣憋一天看著別人玩樂,已經十分可憐,皇帝陛下卻還不讓他們安生,原來,開獵不過半個時辰,跟在陳子爍身邊的期門軍士就被皇帝陛下甩開了,忙慌慌張張地回來稟報。
期門校尉當時就賞了他一腳。
踢過之後,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去找。
這一找來回又是大半個時辰,皇帝沒找著,倒把餘下兩軍驚動了,期門校尉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和盤托出,餘下二位校尉將他好好嘲笑了一番之後,才好好地商量了一下,最終也沒什麼好的點子,只得三軍聯合悄悄地找。
於是之前還在和馮有昕商量事情的顧元戎,就這麼被踢進了樹林子。
他已經連著兩次沐休沒回過宮中,期間就遙遙看了陳子爍幾眼,恍惚連陳子爍的模樣都快要忘記了,但顧元戎心裡覺著這是好事,且巴不得一直見不到陳子爍,再加上顧元戎還在想之前和馮有昕商量的事情,所以心思並不在尋找陳子爍身上。
他坐在馬上,一邊兒在樹林子裡閒逛,一邊在腦子裡思考販馬一事。
大魏的軍馬本是匈奴馬和中原馬混種,腳程不錯,但這一批混種已然是百餘年前的事情,匈奴馬的特點已不太明顯,近些年又極少征戰,馬兒養在廄裡,幹吃不動,膘肥,卻不體壯,腳程耐力並不太適合在廣漠長途作戰。
而大魏邊關有暗藏的各族私馬販子,他們多是亡命之徒,若有錢財可賺,絕不惜命,若肯出錢,從他們手中至少可以買到大量尋常馬市少見的西域馬和匈奴馬,假使識貨,甚至可以買到汗血馬和維丹戰馬。西域馬和匈奴馬可以改良軍馬,而且,若是運氣好,真的得到幾匹偷來的維丹戰馬,就不怕戰時找不到維丹軍隊。
但朝廷不能明著去買,只能派人偷偷去販私馬。
顧元戎便與馮有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