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違反慣例的,搞不好史官還會多記上那麼一筆,暗諷你是個壞皇帝云云。
如果你以為史官這差事好,那可就大錯特錯,要知道咱們紀錄的可是皇帝的一言一行,皇帝耶!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阿豬阿牛,是天下的至尊、掌握全天下人生殺大權的皇帝耶!
你說說哪個當皇帝的不想自己是後世歌頌的明君聖主?可是誰能無過、誰能沒有發脾氣的時候?不小心砍錯了人、斷錯了決定,這些通通都得被列入史冊裡去,通通都得攤給後世子孫瞧瞧原來你爺爺你曾爺爺是這麼笨蛋傻瓜一個,連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搞不定……還導致當年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你說說哪個皇帝能受得了這等口誅筆伐?受不了嘛對不對。
所以說羅,當過史官的前輩們都要咱們尊奉「秉筆直書」的宗旨,要具有讓後代史官推崇的品藻與史德。要讓他們都知道「史之為務,申以勸誡,樹之風聲」,還有什麼叫做「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簡而言之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史官,就要把帝王們的言行隨時記錄下來,不管你「舉」得對或不對,都要「直書其事」,那怕皇帝老子很沒品地拿把屠刀架在你脖子上,也要說真話,不可以說假話。亦即你得有「寧為蘭摧玉折,不為蕭敷艾榮」的骨氣,絕對不能「蘭艾相雜,朱紫不分」。
以上,是做為一個鐵錚錚硬骨子有氣魄的史官──的原則。
然而,有原則必定就會有例外,這同樣是不變的準則。
比如說──我!
吾乃史官是也,史家的史,官家的官,史官。
聽明白了嗎?
吾、乃、史、官!
我家曾爺爺姓史、爺爺姓史、我爹姓史,所以我,自然也姓史。
我家曾爺爺當過官、爺爺當過官、我爹沒當官,為此扼腕了一輩子,好不容易五十多歲的時候終於生下了我這個兒子,理所當然地希望我能繼承家族過往光輝,也能當上個官,所以給我命了個充滿期許的名字,叫做「小官」。
要不是後來我娘臭著臉提醒我那個笨爹,說是小官小官聽起來跟賣屁股的「小倌」沒啥兩樣,晦氣,於是硬是把中間那個小字個抹掉,也於是我正式成為了「史官」──姓史,名官。
要說這姓史的人也不少,算不上什麼特殊稀有的姓氏;姓史名官的普天之下恐怕也不只我一位,畢竟都出了我家那個笨爹了,難保其他地方不會也冒出幾個白目的爹爹。
可偏偏其他姓史的、或者姓史又名官的,都沒我這麼倒楣,倒楣地碰上了一個老愛幫周邊人取別名亂喊的列大將軍。
想當初跟著其他人去軍隊裡應徵,也不過是想拽個打雜之類的差事混混,能混口飯吃就慶幸了。可偏偏那天列大將軍不知哪條神經沒接對,非搶了小兵們的工作一屁股坐在大營前,說要親自會會咱們這群來應徵打雜的傢伙。
就這麼好死不死地,當大將軍的屁股在板凳上坐穩後,第一個看到的人就是我。
「你──姓史?」
「是。」不然哩?這個字不念史還念做啥?嘖。
「單名──官?」
「是……」語尾拖長長,兩眼往上翻。
大將軍你到底要考核多久啊?不就挑個打雜的嗎?管他姓啥名誰啊真是。
「所以說你叫……史官?」
「對啦!」
「……」
「……」
「噗──活哈哈哈哈哈──」
「……」翻白眼。「我說大將軍你會不會笑得太誇張了啊?有這麼好笑嗎?」
「有!噗噗噗噗──」
「那小的可以來這裡打雜了嗎?」
「不行。」
「──」吸氣,怒。「耍人啊你?不要以為你是大將軍我史官就不敢把你怎麼樣!」
「喔?」大將軍一臉玩味地盯著我的臉。
「我!」
「你?」
「我!」
「你?」
「我我我──」
「你怎樣?」
「我……我回家在牆壁上寫你名字然後吐口水喔我告訴你!」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明顯,我的話對大將軍而言極具娛樂效果,因為……
他足足笑了半個時辰還停不下來。
* * *
後來,我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