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坐擁財富美人,不夠;極權天下,不夠。
不夠、不夠、不夠不夠不夠──
算卦老者說他雖然年少多舛,卻權貴逼天。是啊,他確實掌權擁貴,確實逼了天,還反了天。可是那個人?那個人究竟在哪兒?
那個命中之人,究竟是誰?究竟在何方?
他的命運已轉,卻非年少時所想,是因為老者所說的命中之人。那麼這個人,到底在他的生命中扮演何等角色?
老者口中所云相遇後極好亦極壞的命運,又是為何?
他發過誓,要等到這個人。
所以,他會等,耐心地等……
* * *
承武一戰,以季王為將,率領六十萬大軍開拔北伐。
季王仗著自己是太后親兒,不僅在皇城內囂張跋扈惡事做盡,甚至隱有反叛之心,希望靠著太后坐上龍椅號令天下。
然而一紙紙彈劾季王的奏書,全都無法撼動其地位,對於季王的態度,專權嚴肅的楚呂彷若成了個寵溺胞弟的哥哥,漠視一切對於季王的上奏。也有人說皇上是看著太后的臉面,所以不得不容著這異母兄弟三分。
就在發兵承武的半年前,季王似有意似無心地在楚呂的壽宴上要求增添封地,並請求屯兵以護衛封地。此語一出,震驚宴席上所有的人,包括太后。只是更叫人錯愕的還在後頭,不許任何親王擁有私兵的楚呂,竟然應允了這個要求。但有一個前提,位有軍功難以封賞,季王必須擁有足以說服眾臣及眾親王的功勳,方得受封屯兵。
是以半年後,當帝王決意發兵北伐時,季王當著百官們的面,於朝議上自纓請命,願往承武與敵人一戰,硬是奪了列辰在三日前皇帝欽令授予的帥位。但行兵出征後,季王剛愎自用,治兵領將亂無章法,明明只需數月便可結束的仗,硬生生地被拖成了一年。一年之中因為他錯誤決策枉死的將士、無辜的百姓,卻竄改成一筆又一筆的捷報戰功。若非列辰苦苦勸諫,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