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什麼人,確實無須多慮。至於王叔涵那兒就別管他了,人家怎麼想,也不干我們的事。」
鄭以誠斂容說道,「將軍都說成這樣了,以誠還有什麼話好說的?」
楊邦傑點頭又問,「你方才論及西驁,眼前咱們正和西驁打仗,你卻說可以與他們化敵為友,理由為何?」
鄭以誠見問,恭敬答道,「我國兩處用兵,兵力甚為吃緊。西驁已不復當年入關時威猛,連年舉兵來犯,說到底還是為了搶些錢糧過冬。我國之金銀、布帛、日用器什,西驁所缺;西驁的牛羊馬匹,我國征戰所需。如能通商互市,結為兄弟之邦,可以除卻一大邊患,進而成為我國後援,何樂不為?」
「子信兄說得是。」令狐圖頷首應和,「只是中原長年對西驁用兵,對西驁深惡痛決,只想著要報仇雪恨、趕盡殺絕,卻未曾想過通商互市、議和一途。」
楊邦傑雙手抱胸,頗有憤懣之色,「驁藏族那些傢伙,會跟我們講理嗎?糧草被一把火燒光了,卻還死命地來攻城。更別說是強佔我國千嶽關、累得陳將軍殉國,還大殺我國子民,如何能就此罷手?」
令狐圖捋須冷笑,「當然要先打掉他們的銳氣再談,所謂以戰逼和即是。」
楊邦傑仍有難色,「此事需要皇上首肯,沒聽說過一打仗就想求和的。」
鄭以誠緩緩勸道,「談和是兩利,邊患自古就有,歷代也是談和居多。繼續打下去也是徒增傷亡,不是長遠之計。皇上那邊可遣信使探問,以當今局勢,皇上當會應允。將軍無須心急,等我軍得勝之後,再煩惱也不遲。」
「也是。」楊邦傑倒是笑了,眼下還沒勝利就想著談和,倒顯得多餘。
鄭以誠又道,「西驁內部最好有人願意支援談和。」
「此處不妨用陳平獻圖解圍之計。」令狐圖說完,與鄭以誠兩人撫掌大笑,看得楊邦傑一頭霧水。待鄭以誠如此這番跟楊邦傑說明了,他才恍然大悟。
☆、(10)再戰關雲山…忠犬攻 溫柔受 軍文 戰爭
(十)再戰關雲山
及至夜裡寅時,楊邦傑和衣而臥,摟著鄭以誠睡得正香甜,卻見兩名斥候來到營帳回報說道,「啟稟將軍,西驁大軍連夜撤往千嶽關!」
楊邦傑聞言,立即披衣起身問道,「西驁果然撤退了,應當是撤得有條不紊吧?」鄭以誠眠淺,也察覺到楊邦傑醒了,他連忙點起油燈,幫楊邦傑綰髻,又取來戰甲與寶劍。
斥候說道,「將軍明察,西驁大軍一點重輜都沒留下,馬隊編組相互掩護,可需要追擊?」
楊邦傑皺眉說道,「如此撤退,恐怕追擊不利。你們連夜趕路也辛苦了,都下去休息,如有狀況,即時回報。」
楊邦傑梳完頭,即刻傳帳下將官來見,吩咐說道,「西驁大軍連夜撤退,忠武將軍已先行率人設伏於關雲山山麓。石軍、伯聰你們兩個領三千兵馬,協同寧遠將軍手下的將士一同留守。其餘人馬,即刻整裝備戰,卯時開拔,隨我援後,配合忠武將軍夾擊西驁軍。」
眾人得令,都不再多言,即刻傳令開拔赴援,楊邦傑又對鄭以誠說道,「子信你同石軍他們留守平天關,引見之事可能只得暫緩。」
不想鄭以誠卻搖首說道,「哪有當軍師卻不隨軍同行的?『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也就是那麼一說。若我能在奪還千嶽關一事上多出點力,日後會見其他將軍,也方便說話。」
楊邦傑笑道,「我是怕刀劍無眼傷了你,竟招來這一席話。你愛跟就跟著罷,可別犯傻了,想拿起兵器和人拼命就是。」
鄭以誠亦笑道,「小人惜命得很,不勞將軍大人提醒。」
不消一個時辰,楊邦傑便率領大軍出關,期間斥候隊不住往來奔波,讓大軍得以遙綴在西驁軍隊之後,又不至被發現。
追擊將近半日,斥候回報,西驁軍終於與王澧的伏兵接觸,楊邦傑一聲令下,讓大軍用鶴翼陣從西驁後方包抄。西驁大軍中伏,行伍間正慌著,不想楊邦傑又率領大軍來襲,全都亂了陣腳。
楊邦傑也不多說,只是吩咐說道,「圍上!」訓練有素的步兵,則分別持盾牌、大刀、長矛,分別列隊,長短兵器相互輔助,從後方步步逼近。
後方的西驁騎兵見到楊邦傑的軍隊只是步兵,仗著騎馬高人一等的態勢,還想從後方突圍。不想還來不及接近,長槍已經朝著腰間鎧甲的間隙突入,西驁軍還沒回過神,就發現那些手持長刀的步兵,靠著同伴盾牌的掩護,朝著馬匹攻擊。馬匹不比士兵有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