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規矩。而鶴鳴派除了沈秋暝這般的俗家子弟,其餘弟子均是道士,少許仍用俗名,更多人則用了法號。比如掌門姓唐,入門後便更名為唐照臨,掌管監院的正明子名為孫照光,孟明子名諱孟照長等等。如今輩分最長的是掌門的師叔禪機道長,據聞武功已臻化境,長年雲遊在外,已有三年未曾歸返鶴鳴。之後便是掌門、正明子等照字輩,再然後是知字輩、雲字輩等等。沾了掌門的光,沈秋暝馬步都不會扎便已成了數十位小輩的師叔。唐照臨道號無明子,雖俗事纏身,無法如禪機道長那般醉心武學,但在他那輩也是數一數二——據聞他是派中內力僅次於禪機道長之人,也曾憑秋水劍法力克師弟玄明子,能拜他為師,無論是派中地位還是武學進益均是再好不過。唐掌門還在授業的,有兩個徒弟,沈迆只見過林知非,是個極其憨厚的少年。另一個只知叫做張知妄,曾得禪機道長指點,說是什麼幾百年難得的天才,故而派中對他頗為看重。
“你可不能輸了他,讓我沈家面上無光。”沈迆長嘆,還欲繼續說教,卻見沈秋暝已如小貓般趴在榻上睡熟了。搖了搖頭,沈迆為他掖好被角……
然後,一夜無眠。
文昌宮比起上清宮來顯是少了些世外仙氣,多了幾分人間煙火氣。沈秋暝與其他俗家弟子一道肅立在門外,看著穿得五顏六色的道士們焚香禮讚、誦經步虛。唐掌門頭戴蓮花冠,著紫色法衣,想來是高功無疑,而與他同輩的其餘師兄弟多著花衣充為執事。道士誦經號稱有仙聲仙韻,但在沈秋暝耳中卻猶如鬼哭狼嚎,實在難聽得緊,而又有玄明子、智明子不斷侍香、侍燈,搞得整個文昌宮大殿煙熏火燎,幾乎燻得人睜不開眼。
好在鶴鳴法會從簡,在沈秋暝頭暈腦脹之時,掌門的聲音猶如天籟傳來。
“與武當少林不同,我鶴鳴向來收徒不拘一格。只要入得我派,不管是受戒道士,還是俗家弟子,於武學上從來一視同仁。我唐照臨在鶴鳴已有五十載矣,從而立之年開始收徒,迄今已有二十八位受戒弟子,而俗家弟子卻從未有過,”下面已有年輕道士交頭接耳,正明子孫照光輕咳一聲,霎時殿中安靜下來,唐照臨對孫照光微微一笑,繼續道,“然而此番我卻是要破個例。”
說罷便向著偏殿邁步,諸人紛紛跟上,沈秋暝被沈迆一推,也跟著人潮向裡湧去。大殿裡擺放的是三清金身,偏殿裡供奉的卻是鶴鳴派歷代先師畫像。香案已是擺好了,唐照臨對祖師凌光子及他的師父進香上表叩首,口中唸唸有詞,隨即起身,坐於偏位之上,面前擺了個蒲團。
沈秋暝長跪於上,將沈迆昨夜為他擬好的拜帖高舉過頂,呈給唐照臨,又三拜九叩,敬茶改口。唐照臨笑吟吟地看他,點了點頭,然後……從袖中掏出一條硃紅劍穗!
沈秋暝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心道鶴鳴派原來已經窮到這個地步了?別人收徒信物都是名劍寶馬,就算鶴鳴派窮困潦倒,那總有本門秘笈吧?好歹是關門弟子,只送一條劍穗是不是太小氣了?儘管心中腹誹,無奈那麼多雙眼睛看著,也不好顯得江南沈家子弟視財如命,沈秋暝只好千恩萬謝地收下那條劍穗。
唐照臨很是滿意,淡淡道,“從此後,你便是我鶴鳴弟子了。既然入得我鶴鳴派,學成之前不得還家,然而你父母家人倘若想來探視,可提前來書客堂。本門規矩不多,但也有那麼幾條,違者去監院照光師弟處領罰。”
見沈秋暝點頭稱是,唐照臨又道,“還有條規矩則無須透過監院,派中諸人均可處置。”他起身立於沈秋暝身側,一字一頓道,“若有不仁不義不忠不孝背離祖宗叛棄師門者,誅!”
斂去和氣笑意,唐照臨此刻方才像是一個名門正派的掌門,凜然之氣直衝雲霄。
作者有話要說: 我承認我一直都萌道士攻
夙願已償啊
☆、第三章:山那畔別有人家
見沈秋暝被唬的不輕,唐照臨捋捋鬍鬚,對身旁一精壯少年道,“知非,如今我門下三徒裡你是大師兄,秋暝年紀尚幼,平日裡你要多多照應。”想來那便是七師兄林知非了。
林知非躬身行禮,“是,師傅。”
“帶他去住處看看罷,對了,恐怕他還未見過知妄,他們年紀相仿,應是合得來。”
林知非稱諾,牽住沈秋暝的手,帶著他一道走出殿門,對他溫暖一笑,“我是你七師兄林知非,日後遇到什麼難處,只管來找我。”
此時林知非還不知道,他此生所有的難處,盡是這個小師弟帶來的,並沒有隨著小師弟出師而宣告結束,而是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