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州和都城兩地百姓提起的日子。因為這天,發生了一件新鮮事。

天剛矇矇亮,百姓們並不陌生的皇家軍隊身著鎧甲,跨騎戰馬往城外疾馳而去,鐵蹄揚沙。有眼尖的婦人指著隊伍的最前策馬的背影驚道:“那!那不是將軍家的小少爺嗎?!”隨即便被丈夫捂住嘴拖到一旁,“噓!這事兒可不是咱該管的。”

城門邊賣糖人的老頭凝望著黃土飛揚,捋捋白鬍須,擺開數十年如一日的攤子,“到底是往崇州去了啊。”

“聽說了嗎?將軍的兒子帶兵去崇州增援了!”“怎麼?不是說將軍不願出兵?”“哎,誰知道呢?咱的皇帝啊……”……

茶樓酒肆,菜場花市,無一不沉浸在這件事的議論聲中。

而將軍府內,又是另一番景象。

“孽障!!當年就該讓他溺死在湖裡。都怪老夫心太善!”地上躺滿了瓷器和糕點的殘軀,一片狼藉。幾個丫鬟站在門邊,低著頭不知所措。

千里之外的崇州,百姓們激動不已——本以為被皇帝放棄,在絕望中準備投敵,沒想到竟等來了增援大軍。街上來來往往都是奔走相告的人們。

自那日外族來犯,駐守崇州的葉將軍遇害,崇州城好久沒有那麼熱鬧了。此時群將無首,節節敗退,大家都眼巴巴地盼著,希望能來個得力大將,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終於有一天——“大軍到了!大軍到了!”不知是誰先喊開,崇州的百姓都拼了命往城門擠去。每個人都仰著臉,充滿好奇和期待,彷彿在萬丈深淵翹首第一縷曙光。與都城百姓不同,這裡天高皇帝遠,幾十年也難得一次從都城來人。更何況,這次來的,是崇州城的救星。

當第一匹馬跨入城門,人群沸騰了——並不是因為興奮,而是人們看見領軍而來的少年——難道都城沒人了嗎?居然要派一個一臉書生氣的黃毛小子帶兵增援?伴著失落和質疑,人群又如潮水般退去。

街道冷冷清清,好似空城一座,只有馬蹄聲久久迴響半空。氣氛再也沒有回到幾天前。

直到三天後——

夜半的火光沖天驚醒了這座城,到處都是人們的哭喊聲。在崇州城中心,有個用於祭祀和表演的高臺,現在人們都聚到這裡。石臺上是個異族中年男子,背微駝,在身旁插了一支火把,沙啞著聲音勸說人們歸降大蠻,他們的王保證整個崇州接下來平安無事。

遠處似乎是染坊的地方正蔓延熊熊大火,空氣中瀰漫著焦糊味。被吵醒的孩子不住哭鬧,人們亂作一團,各自心懷打算。

男子見勢,更加賣力地鼓動起來。正當男子手舞足蹈,“唆”一聲破空,男子應聲而倒,鮮血在青白的石臺上流淌開去。

圍在前排的百姓都尖叫著避閃,卻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慌亂中,人們反而安靜了下來,越來越清晰的馬蹄聲敲打在每一個人心上,他們互相看著,眼裡都流露出恐懼。誰也不清楚那清脆的馬蹄“噠噠”,是禍是福。

當人們看清來者,都鬆了一口氣。膽小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是剛來的小將軍!”

“什麼小將軍,人家帶那麼多兵呢!快小聲點!”

被勒住韁繩的馬兒仰著脖子長長嘶叫,停在了人群前面。

“今晚突襲的蠻人已被擊退,染坊的火也撲滅了。大夥兒都回去睡吧,今夜是我失職,讓大家遭受驚嚇和損失,實在對不住。”

少年下馬朝人群鞠了一躬,便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多年以後,仍有老人手持煙管,在煙霧中絮絮叨叨說起那夜疾馳而來的少年——側臉被火光映紅,脊背筆直地坐在戰馬上,目眺遠方,胯下的馬鞍還掛了弓和箭筒……那一箭如何百步穿楊,那戰馬又如何威武雄壯……如此這般,何等英姿。

那一夜似乎是扭轉了崇州百姓對蔚風的印象,在他帶兵出征的日子裡,大家日夜為大軍祈禱,也都團結一致不再考慮向蠻人投靠。原本因絕望而棄在一旁的農事,也都有條不紊地恢復起來。陰霾,被少年帶來的希望之光碟機散,崇州城又活了過來。

半個月後,捷報一日之內就從崇州傳到都城,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統統是那個少年將軍,傳言已經近乎神話。

有才子作詩曰:“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神弓護紫微。平明拂劍朝天去,薄暮策馬得勝歸。”

人們看到蠻族的王,親自帶著一車車珍奇異寶,往蔚風的駐地求和。這個少年,成了崇州的英雄。

上朝的時候,每瞥一眼方將軍鐵青的臉,司嘉的心情就好上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