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卓眸光一閃,笑道:“是啊,陳郎將鼎力相助,自然事半功倍。”
語氣雖淡,趙佑卻從中聽出一絲酸意。
大將軍陳寶國的夫人與當今皇后乃是表姐妹,說來也算是個外戚,在冊立皇儲一事上,陳寶國的態度自然偏向大王子趙文,故而影響到其子陳奕誠的舉措,在這個崇尚武力的朝代,有他們父子兩人不遺餘力的相助,著實不可小覷。
不過二王兄趙卓藉著與丞相湯伯裴的千金湯寧自幼交好,以此為橋,成功搭上丞相府這一條船,趙氏王國雖偏重武功,但文治同樣倚重,丞相為百官之首,也算是幕後勢力雄勁。
……………………………………………………………………………………………………………………………………
184
皇嗣之爭,其實也就是武將文臣之間的爭鬥。
兩位皇兄年歲相仿,都是及冠在即,別看此時閒閒敘話,貌似親近友好,實則浮於表面,暗中波瀾不斷。
至於自己,背後無所倚靠,也樂得清閒,看看熱鬧就好。
含笑默了一會,趙佑舉步跟上,隨著人流進得那高大巍峨的乾清殿。
殿堂裡,天子趙文博正身端坐,與丹陛下方之人談笑風聲,見得他們三人進來,停下說話,笑道:“你們三個約好了的麼,倒是一起來了。”
三人齊齊行禮:“兒臣叩見父皇!”
“免禮,都坐下吧。”
行禮完畢,趙佑站起身來,依言跪坐在趙卓後面,目光輕掃,這才發現前方那人竟是一身朝服的陳奕誠。
這回宮以來,自己擔憂母妃病體,在月清宮深居簡出,竟是好些日子沒見他了,乍然一見,不由面上一怔,微有訝色。
父皇召見皇子,他在場做什麼?
正轉動心思,就見陳奕誠起身告退,待得趙文博點頭示意,他便轉身往殿門處走去,目光輕輕朝自己所在處一掃,眸底似有銀芒閃動,唇角微揚,即是昂首而去。
那一眼,似有歡欣,有憐惜,有寬慰,更有些說不出的……意味。
他想對自己說什麼?
“朕之前,封了奕誠為驃騎少將軍……”
趙文博的話,把他不明的思緒拉了回來,垂首聆聽:“今後帝都的巡繳保衛,便都由他負責。”
話聲剛落,趙文直起身來,面露喜色笑道:“是真的麼?兒臣一路還在尋思,怎麼替奕誠向父皇要些賞賜,沒想到父皇早有心思,真是……太好了!”
趙文博微微笑道:“朕話還沒說完呢……”他拖長了語調,緩慢道:“朕本來還想讓他做個少將,可惜他婉言相拒,最後只答應做事,沒接受官職。”
做事……做什麼事?
趙佑抿了下唇,前方趙文已經搶先問出:“父皇要奕誠做什麼事?”
“卓兒太過文弱,佑兒體虛多病,就算是文兒自幼喜歡舞刀弄槍,也是會而不精,有待提升……”趙文博長長一嘆:“是以朕希望奕誠能在課餘閒時給你們三人指點武功,教授本領,如此職責,奕誠確是不二人選……趙氏王國儲君,未來的天子,必須是能文能武唯賢善用之人,方能在強手如林的諸國威逼下,站穩腳跟,繼續我趙氏王國數百年來的強盛與繁榮。”
趙佑頭垂得更低,與前方兩人一起叩首:“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心頭卻是不住哀嘆,父皇啊父皇,他這是要做什麼?!
趙文博點頭,面色一整,又正色道:“兩月後的祭天大典,你們三人都好好準備,屆時隨朕一道去……趙氏王國儲君,將順應天意,當場冊立。”
“是,父皇。”
“好了,方才朕聽奕誠大致說了這回海南島之行的經歷,你們三人能夠兄弟同心,擔當責任……”趙文博目光投向趙文,滿含殷切,微笑道:“特別是文兒身為兄長,顧全大局,愛護皇弟,朕甚覺欣慰……”
趙文掩飾不住喜色道:“這是兒臣應當做的。”
“一次的勝利並不算什麼,切勿居功自傲。”說罷,趙文博又轉向他旁邊的趙卓,關切道:“卓兒,你所中的盅毒可都解了?”
“是,都解了。”趙卓面露慚色,俯首道:“兒臣無能,讓父皇失望了……”
“天有不測風雲,此事怪不得你,朕明白,你已經盡力了,能逢凶化吉平安歸來,就是僥天之倖……”趙文博喟嘆一聲,道:“看你瘦這樣多,這段時日好好在宮中休養吧。”
趙卓臉色黯然,眼淚幾欲落下,只咬唇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