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杖責一百!”

文帝:“愛卿,一百下吃得消嗎?”

獨孤後對武士怒喝一聲:“打!”

武士們將這二人按倒,當即掄起廷杖。獨孤後當面,誰敢弄虛做假,一棒棒都是實打實的。七十棒左右,武士們停手:“啟稟娘娘,他二人已經不動不叫了。”

文帝:“愛卿,以下就免了吧。”

獨孤後:“打!非打夠一百不可。”

於是,廷杖又飛動起來。待一百棒打罷,再看元敏、楊孝政,早已是魂歸地府,氣息皆無了。

武士有些發慌:“娘娘,他二人,沒,沒氣了。”

獨孤後只是把手一揮:“拖出去。”待屍體拖走,獨孤後逼視百官發問:“哪位大臣還為太子說情?”

百官深深低下頭,無人再敢冒生命風險。

獨孤後這才轉而對文帝報以一笑:“萬歲,太子、高俊一案,請秉公而斷吧。”

事到臨頭,文帝仍是難下決心。一束明麗的陽光照射在楊素頭顱上,不由出神地注視著。他在設想,當太子、高俊的頭被砍掉之後,將是何等情景。血汙的脖頸,抽搐變形的五官,散亂的頭髮……他不敢再想下去了,那畢竟是可怖的景象,絕非美妙的畫圖。

“萬歲,降旨吧。”獨孤後催促的聲音溫柔中透著威嚴。

文帝對令他又愛又懼又有幾分恨的皇后:“愛卿的意思……”

“殺!”獨孤後說得斬釘截鐵。

“是高俊?”文帝有意試探。

“包括太子!”獨孤後毫不留情,“萬歲,倘身上生了毒瘡,終歸要剜去,當斷則斷哪。”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文帝不想落個徹頭徹尾懼內的名聲,他總要維護一下作為皇帝的權威。虎毒不食子的古訓,又使他不忍對兒子下手。基於這兩點,文帝鄭重下達了關乎到大隋王朝命運的至為重要的口諭:“眾卿,楊勇身為太子,不思進取,不圖報效,反倒奢靡淫逸,有毒殺元妃在前,又有禳謝朕及皇母在後,犯下謀逆大罪,本該處死,姑念骨肉之情,免去死罪,著即廢為庶民。”

“萬歲!”獨孤後急欲干預。

“且聽朕講完。”文帝接著宣喻,“高俊朝廷重臣,卻教唆太子謀叛,又致使大軍兵敗嵩山,罪孽深重,念及曾有功於國家,著即削職為民,逐出京城,永不敘用。”

“萬歲,你!”獨孤後又欲搶話。

文帝自顧說下去:“唐令則身為東宮左衛,卻聳恿主人謀反,罪在不赦,即刻處死……”

“萬歲,你對太子、高俊處置失當,他二人當斬!”獨孤後頗為不滿。

文帝:“愛卿,得放手處需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事已至此,獨孤孤後不好再說,也只有認可這個決定了。

唐令則等人掉了腦袋,高俊全家被趕出了長安,楊勇囚居原太子府一處小院中。文帝格外開恩,特許雲昭訓陪伴楊勇。而監護楊勇的重任則落在了楊素肩頭。其實,這是獨孤後安排的,這無異於置楊勇於楊素的魔掌中。這起隋代早期的宮廷政變,最大的贏家是楊廣,當然,獨孤後、楊素、楊約、宇文述等也都欣喜萬分。

退朝之後,獨孤後陪文帝仍乘九龍車輦回仁壽宮,她見文帝神情憂鬱,關切地說:“萬歲,令日國事勞頓,你太累了。”

文帝嘆口氣:“身累無妨,最難者心累也。”

獨孤後明白文帝所指:“萬歲,除卻隱患,江山永固,當高興才是。且莫愁眉苦臉,還有一件大事等萬歲決策呢。”

“大事?何等大事?”

“關乎我大隋天下長治久安,豈非大事乎。”獨孤後不愛兜圈子,“萬歲,太子既廢亦當立呀。”

楊堅盯住獨孤後雙眼,似乎要看到她心裡:“愛卿怕不是要立晉王吧?”

獨孤後並不迴避:“不錯,當立楊廣。”

文帝遲遲不開口表態。

獨孤後從不客氣:“萬歲莫非不喜晉王?”

文帝委婉說:“廢立非同小可,再立之後萬不能再廢,自當審慎行事。”

“臣妾看人絕無差錯,晉王文武兼備,賢孝一身,太子之位舍他其誰。”獨孤後對文帝窮追不捨。

文帝今日格外有主意,始終不肯吐口。不好直接硬頂,便耍了個花槍:“愛卿莫急,容朕思之。”

車輦到武德殿,文帝突然下車。獨孤後奇怪地問:“萬歲不是說好去仁壽宮嗎?”

“朕想看看書,少時再去陪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