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敗在此一舉了。費盡多少心思,才贏得今天這個局面,絕不能讓楊勇再滑過去。楊勇與自己已勢不兩立,若讓其反把,焉有自己的好果子吃。獨孤後也明白,一旦文帝在金殿上做出了決定,那金口玉言就難更改了。關鍵時刻,要去加一把火。

獨孤後從容步上金殿:“萬歲,被太子一案難住了?”

文帝在百官面前不得不裝裝樣子:“愛卿,金殿議論國事,你這樣不合適吧。”

獨孤後向劉安使個眼色,劉安會意,搬把椅子放在龍位一側,獨孤後穩穩坐下,顯示出不容置疑的參與。她扭臉衝文帝一笑:“萬歲久久委決不下,臣妾幫你出出主意有何不可。”說著,也不管文帝同意與否,伸手將供狀拿過來。

文帝只得說:“愛卿過目看看也好。”

獨孤後邊看邊說:“太子已供認不諱,難怪他如此膽大妄為,原來是與高俊合謀。”

文帝趕緊說:“朕以為這是太子胡攀亂咬,高俊為官清正,忠直不阿,諒他不敢謀逆。”

“萬歲此言差矣,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高俊與太子兒女親家,二人合謀當在理中。”獨孤後想起在尉遲花一事上高俊的態度,恨不得立即將其處死。

文帝卻有意為高俊開脫:“朕對高俊謀反總是難以置信,莫如待高俊從嵩山回京後,朕當面審他一下再行發落。”

楊約不失時機奏聞:“萬歲,高俊已潛回京城多日。”

文帝不信:“這絕不可能,朕欽命他輔佐漢王出征,無朕旨意,他怎能私自回京?”

楊素也就奏道:“萬歲,楊約所奏屬實,高俊現今仍在長安。”

“他!他真敢擅自離開前線?”文帝實在不願相信,“莫不是有何特殊情由?”

刑部尚書想為高俊減輕罪責:“萬歲,據悉是高大人二夫人難產,他趕回來看視。”

獨孤後不覺連聲冷笑:“什麼,高俊身為國公,竟為一小妾生養,拋下五萬大軍不顧,而無旨私自回京,這還了得!”

文帝也未免動氣:“高俊若果如此,真乃罪莫大焉。”

獨孤後不忘火上澆油:“萬歲說什麼高俊忠直,其實他一貫奸狡。萬歲可記得,龍恩浩蕩賜小桃與他為妾,而高俊三番兩次拒絕,讓萬歲難堪。他聲稱難行房事,可如今竟有小妾生子,這就是他的忠直嗎!”

文帝果然動怒:“高俊小妾當真生子?”

刑部尚書據實回奏:“臣不敢妄奏。”

一縷陽光照在文帝臉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帝臉色鐵青。

宮門太監進殿跪稟:“萬歲,漢王殿外求見。”

“什麼!”文帝大為意外,“他不在前線回京做甚?”

獨孤後思維敏捷:“但願不是兵敗嵩山。”

“快,宣他上殿回話。”文帝顯得急切。

漢王進殿,踉蹌幾步撲倒在御座前,就放聲大哭。文帝見兒子滿面汙痕,袍服濺有血跡,情知大局不妙:“不要哭哭啼啼,速將軍情奏明。”

“父皇、母后,兒臣險些不能再見二聖之面。”楊諒止住號啕,但依然悲悲切切,“兒臣兵馬到達嵩山,便欲對匪寇發起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然高俊堅持不許出兵,並以父皇面命相壓。豈料他竟別有用心,暗中與匪寇勾結,不辭而別回京,匪寇則乘夜偷襲,我軍地理不明,倉促應戰,致使全軍潰敗,兒在亂軍中僥倖逃得性命,父皇、母后為兒作主呀!”

獨孤後震怒:“高俊竟與匪寇勾結,實乃十惡不赦!”

楊堅是清醒的,他不相信高俊會與嵩山匪寇結夥,但是他對高俊私自回京,致使楊諒兵敗則是氣滿胸膛:“這個高俊,未免太過分了。”

楊素豈能放過這天賜良機:“萬歲,高俊罪不容赦,當即問斬。”

獨孤後不忘主題:“聖上,太子禳謝你我,又與高俊結盟謀反,犯下彌天大罪,論理當斬。”

“這?”文帝在猶豫,他徵詢地看看文武百官,“眾卿以為當如何處置?”

曾經為保太子吃過苦頭的文林郎楊孝政不改初衷,又出班跪諫:“萬歲,太子乃國本,不可輕動。”

五原公元敏見楊孝政出頭,也激起盡忠的豪情,不顧一切出班保奏:“萬歲,太子本聖上親生,骨血相依,絕不會存心謀父奪位,其中定有冤情,望萬歲莫匆促決斷,以免悔之莫及。”

獨孤後惟恐產生連鎖反應,狠拍龍案:“二賊,忘記了因此所受的皮肉之苦,如今竟又信口胡言,分明是與太子、高俊同黨,與我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