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林默涵同志:有一點修改,請酌定。
署名周揚的這篇文章改題為《文藝戰線上的一場大辯論》,即於2月28日《人民日報》和3月11出版的《文藝報》第5期上發表。
在這之前,《文藝報》第2期上發表了一組《再批判》,其中包括《三八節有感》、《野百合花》、《在醫院中》、《論同志的“愛”與“耐”》、《還是雜文時代》等幾篇文章。重新發表這批文章是毛澤東的意見,按語也幾乎由他重新寫過,標題也是他刪繁就簡確定的。經毛澤東改過的按語,確實文采飛揚,其中定性的話有:“丁玲在南京寫過自首書,向蔣介石出賣了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丁玲、王實味等人的文章“是反黨反人民的”,“幫助了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派”;這些文章“果然有些奇處。奇就奇在以革命的姿態寫反革命的文章”等。這些政治斷語,均為毛澤東所加。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21文藝戰線上的“一場大辯論”(7)
《大辯論》對當時文藝界的形勢作了錯誤的估計,點了丁玲、陳企霞、馮雪峰、劉紹棠、吳祖光、秦兆陽、劉賓雁、唐因、唐摯等許多人的名,並進行了錯誤的批判。文章認為“右派分子”的文學藝術主張和文藝理論觀點就是“資產階級的文藝路線,也就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或修正主義的文藝路線”,因此同他們的鬥爭,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