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坐在上面批閱公文。” 吐魯番的熱是有名的,這是因為它處於一塊窪地正中,是全世界僅次於死海的海拔最低的地區。胖老馬告訴我,吐魯番在維吾爾語裡的意思是“低地”,人們也稱它為“火洲”。 胖老馬這人很風趣,聽起來也很瞭解當地情況。我問他應該先看什麼, 他提議我們去高昌古城。“唐僧在那吃了不少苦頭呢。” 我們又開到沙漠裡了,沒有樹木,沒有農莊,沒有一絲綠色。本地人或許觀察力更敏銳一些,能看出其中蘊藏著的微妙不同。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人來說, 所有的沙漠都是一片單調重複的荒涼,令人神傷。四周只有無垠的空曠,很難想象公元7世紀時它在詩人筆下是這樣生氣勃勃: 邊城暮雨雁飛低, 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 應駝白練到安西。 在沙漠開了十多里後,我突然看見遠處有樹,指著天邊那點綠色幾乎要大叫起來。 胖老馬卻說:“別激動,還遠著呢。” 又走了一二十里,眼前開始有白楊樹,而後突然間,景象大大生動起來:連綿的哈密瓜地,一直爬到院內院外牆上的葡萄架,路邊嬉笑的孩子,滿載棉花的貨車……雖然我沒有飽嘗絲路商人在烈日下奔波之累,也沒有捱過玄奘取經所受飢渴之苦,但綠洲的突然出現,也讓我真真切切感到了震撼——如此富饒,如此豐美,對於沙漠中的旅行者來說,真是生命的復甦。當玄奘走出荒涼的戈壁、進入富饒的高昌國時,我能想象他是何等心情! 高昌古城遺址仍然氣象宏偉,畢竟是絲路最古老富庶的王國之一,雄風千載猶存。在古代, 它一直都是西域的第二大綠洲,也是草原絲路的起點、過往行人的必經之地。城外環繞的夯土泥牆高逾10米,周長逾5公里, 今已部分破敗。我們從窄小的西門進入,眼前是一片遼闊的景象。坍塌的屋宇,孤獨的樑柱,更顯古城的恢弘。藍天下白雲飛動,彷彿是一幕特技攝影。放眼望去, 凹凸不平的牆壁已屹立千年,很難相信夯土的建築能歷時這麼久。城中心正前方巍然立著一座高大的露臺,僅遺留的基座就高達50米。胖老馬說:“我們認為這裡就是高昌王鞠文泰的王宮。” 就是在這裡,發生了玄奘西行中最富有戲劇性的一幕。 高昌王篤信佛教,國都寺廟林立,佛教、祆教、摩尼教,不一而足,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廟。高昌國共有僧人數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們在涼州聽玄奘講經後推崇備至,高昌王聽到這個訊息頗為振奮。三年前他到長安朝貢時目睹了宏偉寺院和博學的高僧。禮儀之邦的風土人情讓他傾服,回國後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髮式。現在又來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請他向國人弘道講法,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俗話說:凡事可遇不可求,現在機遇到來了。玄奘本想取道另一條路,但高昌王派使臣專程請他到高昌。 就在這座宮殿裡,高昌王聽說玄奘當夜要到的訊息後焦急踱步,寢食不安。午夜,衛士們報告玄奘已到,高昌王親自舉著火把迎見他,並不顧玄奘路途勞累,興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隨後幾天也是如此,目的只有一個: 挽留玄奘做高昌國一國之師。 玄奘對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謝,但婉言謝絕。他志向高遠,一定要遠赴印度尋求中國佛教經典裡闕失的經文。高昌王卻態度強硬:“帕米爾的高山可以撼動,我的意願卻堅不可移!” 大臣們見高昌王如此心切要挽留玄奘,想出了一個計策:讓玄奘成為國王的乘龍快婿。他們說,玄奘青年才俊,公主才貌雙全,崇信佛法,玄奘不能不對這位公主無動於衷。高昌王便向公主提起此事,公主喜笑顏開。她聽過玄奘講法,對他崇拜有加,能與這位才智之士共度此生是她莫大的榮幸。 但玄奘卻向高昌王陳情,他此生的使命就是遠赴印度,求法取經,然後再回國弘揚於百姓之中,他懇請高昌王不要攔阻他。&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 txt小說上傳分享

唐僧與玄奘(6)

習慣了人們對他言聽計從的高昌王,見玄奘竟然置他的懇求於不顧,不由得怒火中燒。他威脅道:“法師面前有兩條路: 或者留下來, 或者回國, 請法師三思。” 玄奘毫不猶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貧僧的屍骨,絕對留不住貧僧的心!” 為了能被放行,玄奘開始絕食。整整3天,他不吃不喝,端坐冥想。到第4天,他已極度虛弱,氣息奄奄。高昌王極為震驚:來去高昌的僧人絡繹不絕,卻從沒有一個像玄奘這樣的。他不僅學問淵博,修行深湛,且堅毅無畏,甘願捨身求法,不愧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一個活生生的的覺悟榜樣。《法句經》道: 從貪慾生憂, 從貪慾生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