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抬起頭來,冷冷回視著他。今日我與他這一次交鋒的勝利,證明父皇再如何寵愛焱,都無法改變他想要成為一代明君的理想抱負。
所以焱的這些諂媚手段,只能像當年的徐貴妃一般,成為父皇閒暇時候的娛樂消遣,卻不能成為父皇執政治國的干擾障礙。
如果他以為自己在毫無建樹的前提下,僅憑父皇的寵愛就能從我手中奪得太子之位,那就太天真了。
同時我也越發堅定了決心,要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現一番,證明我這個太子,並不是窩囊廢物。
待焱離開之後,父皇召我進了御書房,開門見山地問:“關於淮西節度使父子世襲之事,你有什麼看法?”
我並未立即回答,只是恭敬道:“兒臣聽說,朝中分為主戰與主和兩派,不知父皇心中是何想法。”
父皇看了我一眼,面色陰沉:“澹兒,你若是來勸朕息事寧人的,那就不必再議了。”
“父皇,您誤會兒臣了。”我躬身道,“兒臣的看法與主戰派、主和派皆有所不同,只是不知父皇是否認同。”
父皇面色稍霽:“你且說來聽聽。”
我緩緩道:“據兒臣所知,那淮西節度使陸昊遠膝下有二子,長子陸兼,次子陸續。陸續不論能力膽識還是民間威望,皆在陸兼之上,卻因陸兼嫡長子身份,無法與之爭奪節度使世襲之位。”
父皇微微皺眉,問道:“你的意思是?”
“朝中主和一派,不過是憂慮陸氏在淮西一帶的威望,以致我軍進入淮西,天不時地不利,人也不和,如此境況之下,我軍即便依靠武力強行收復淮西之地,恐怕也無法避免後續禍亂。
“我們不如趁此時機拉攏陸續,以朝廷名義扶植他,使他有足夠的立場與信心與其兄陸兼抗衡,並承諾他,只要他能推翻其兄取而代之,朝廷便承認他的節度使之職。
“如此一來,主和派所憂慮的民心所向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陸氏兄弟內訌,朝廷甚至不必廢一兵一卒,便能坐山觀虎鬥,並最終收得漁翁之利。”
父皇沉吟片刻,道:“你所說的坐山觀虎鬥,朕已明白。但他兄弟二人內鬥,即便最後陸續勝出,淮西仍在陸氏手中,朕如何坐收漁翁之利?”
我道:“這個簡單,待陸續獲勝之後,朝廷便遵照之前的承諾,封陸續為淮西新一任節度使,卻不是以世襲的方式——這在明面上,便斷了他們開藩鎮世襲之先例的念頭。
“而陸氏經過此番內鬥,兵力定會有所消耗,朝廷便在此刻派軍進駐淮西,名義上支援陸續,暗中則逐漸架空陸氏在當地的實際兵權,待他意識到這一點,為時已晚。
“如此,既能避免朝廷與淮西正面開戰,又能穩穩當當地將淮西收回囊中,一舉兩得。”
父皇聽罷,讚許地看了我一眼,點頭道:“澹兒,難得你有如此深謀遠慮的想法。只是,朝廷要想拉攏陸續,應派何人前往比較合適?”
我等的便是父皇這一句,當即躬身肅然答道:“兒臣願親自前往淮西,為父皇效犬馬之勞。”
父皇凝視著我,沉默片刻,突然喟嘆一聲:“澹兒,不知不覺,你已經十六歲了。”
我明白父皇的意思,十六歲是個不大不小的年紀,卻也是個存在著無數機遇和變故的年紀。
先祖皇帝十六歲時便帶著最初的結義兄弟揭竿起事、南征北伐;先帝十六歲時已經登基為帝、臨朝親政;而我的父皇,十六歲時雖為庶子,卻已胸懷治國抱負,與他的嫡長兄——廢太子祿因儲君之爭而鬥得不可開交。
對於父皇發出的這句慨嘆,我雖能明白其中深意,卻只能裝作懵懂,垂首靜候父皇決策。
半晌之後,父皇道:“你既有決心,朕也不攔你。若有什麼需要,你儘管說。”
我道:“兒臣此行不宜張揚,朝中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免打草驚蛇。”
父皇點頭贊同:“這一點你放心,朕會替你保密。”
我又道:“人手方面,我帶隨行侍者與護衛若干即可,但為防萬一,希望父皇能給兒臣一道手諭,必要時請宇文將軍派兵支援。”
父皇明顯怔了一下,大將軍宇文馳並非我母族派系,此人出了名的性格固執、油鹽不進,在朝中也是不偏不幫,完全中立。我若是想借此機會以太子身份拉攏宇文馳,恐怕勝算渺茫。
我知道父皇心中疑惑,於是解釋道:“宇文將軍剛正不阿,正是進駐淮西,接替陸氏的最佳人選,將淮西之地的兵權交與此人,朝廷無後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