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往大來,吉亨’,何也?這正是《周易》之本論:天地相交,萬物化生;陰陽相交,流行亨通。所以泰卦象徵通達、平安,這才有國泰民安之講,也才有新春伊始的‘三羊開泰’之說。然為何此語在歲首乃用?這就又要歸到〈易經〉來解:《易經》以十一個月為復卦,十二個月為臨卦,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應的正是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此時萬物復甦,生機蓬勃,天地人三道皆是一派繁榮景象,此正合了‘三羊開泰’的‘吉亨’之意,因此,‘三羊開泰’才理所當然的變成了祝福祥瑞的新春賀詞。”
原本席地而坐的貢生聽到這裡,已紛紛的站起了身來。
“上面所述道的是此言由來,聽來也不復雜,但考場之上能答至次處的卻是寥寥無幾……不過三人而已,而這三人如今也都已黃榜高中。誠然如此,也並非說明他們所答就為完滿。如何才算完滿呢?不知各位想過沒有:以此言為題究竟又有何深解?”君瀲微揚起下頜,淡淡而笑,“其實下面的論述雖有些難想,卻也是順理成章: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說的是為君者當順應天道,制定國策,造福黎民。而今,新年伊始便開春闈,為國取士,隆降甘霖,不可不謂順天而行;且春闈考試不講門第,不論生平,只看才學,唯才是用,選的是國家棟梁,去的是碌碌之輩,又正合‘泰’之‘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之意,不可不謂造福社稷。故春闈會試亦可稱‘泰’,亦當稱‘泰’,此新春盛典不恰恰是‘三羊開泰’之瑞行?!”輕笑伴著答案朗朗而出,四圍皆有一瞬的失神。
君瀲說完,彷彿感嘆的搖了搖頭:“若能有此論述結合時政,答卷便堪稱圓滿,只可惜諸位卻都未能言盡。只梁康一人,略有提及,可嘆乎也語焉不詳。而其餘諸位,終究還是差了一個臺階啊。”
然而,看到貢生們頹喪又夾欽佩的目光,之惟明白這其中一階高下,猶如登天。忙自豪的瞧向先生,卻見汗珠已匯成了溪流順著他的髮際流了下來,而他的手也已由初時的滾燙變為了如今的冰涼。下意識的更加貼近,恨不能將自己小小的力量全都分給他,而靠得越近,也愈發感到那依舊立得筆直的身體越虛弱,越教人心慌。
“諸位對君某的回答還滿意麼?”君瀲問,聲音裡卻未露絲毫倦怠。
貢生們哪還有話說。
於是君瀲清冷一笑:“如此,諸位還需與君某探討那第二題嗎?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吧,第二題的題目乃是‘三才益謙’……”
貢生們聞言,已臉紅了多半。至此,心服口服的他們哪裡還有再刁難的勇氣?就算沒聽出君瀲這一點題中的暗諷,也聽出了他方才所有的敲山震虎之音:他竟連每一步有幾人答對都能記得,只怕是更記得這些答對者的考卷。即使他當時不知各人姓名,如今考試已了,答卷都已大白於天下,他自也不難知曉在場各人的來歷。他若要存心報復,上告朝廷歷數鬧事者誰,只怕大家都難逃一劫。原本聚眾就是一因義憤,二怕出頭,現在卻已都教人暗點了名頭,當下如何不人人自危?貢生們的心都慌亂了起來。
君瀲將他們的神色看在眼底,微微一笑,給他們找了個臺階:“如果沒有問題了,諸位便請回吧。”吐出這句話時,之惟感到他的身子已止不住的在顫。
而在對面,蘭王看了眼被篡改的門匾,咬了咬唇,終於道:“撤兵。”
親衛們當下撤回,方才還劍拔弩張的貢生們頓時都如蒙大釋般的紛紛散去。只有領頭髮問的那個走了兩步,又忍不住回頭,似是還想說些什麼,他身邊的同伴卻拍了拍他肩:“柳兄,你已盡力。”不遠處,君瀲的目光似隱約飄來,又淡淡而去。
君宅前的人群便也如他倆這樣走走停停,一朝終於散盡。
蘭王忙飛奔到了門口來,剛一觸到那白影,那一直挺立的人就癱軟在了他懷裡,汗透重衣,手肘處由於為了支撐而過度摩擦,已沾了一袖的點點血跡。
之惟眼眶一熱,男兒淚,竟落得如此容易。
“你這個傻瓜!”蘭王心揪得越緊,口罵得就越兇。
君瀲回敬他:“你才是。”
“你擔心我解決不了?”蘭王惱。
“剛才明擺著是有人做了個套,故意煽動他們來攪鬧,引你帶兵前來。所謂‘秀才遇兵’,怎樣都是難服人心啊。此情此景,你要如何解決,你能如何解決?”君瀲搖頭嘆息,“你總不能就此,為我得罪盡天下計程車子!”
“我不在乎!”蘭王抱緊了他,“即使是得罪盡天下,我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