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怒氣衝衝地到後宮找人洩火了。這番折騰,最後受累的還是自 己,周櫟第一次覺得自己愚不可及。
陶舟撐著回到景寧宮後,第二天就下不了床了。等太醫過來了,他卻便趁機打探吳王的訊息來:“你 們會診了這些日子,有什麼成果?”
黃晉鍾哭笑不得,搖頭道:“陶大人,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在宮裡跟你談這些是非。”
“隨便說說,這宮裡流言橫飛,能追究到誰頭上去?”
黃晉鍾對陶舟屢次犯禁,被折騰得死過去又活過來的事情再清楚不過,知道他這個人不知輕重,也就 不以為然道:“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老夫可是拖家帶口,經受不起風浪……”說著開啟藥囊,等著陶 舟將衣服解了,好察看傷勢。
陶舟不動,趴在床上,用手支起脖子道:“你得跟我說說吳王,讓我也好得點安慰,就這樣讓你看我 下面,我不好意思。”
太醫黃晉鐘差點氣暈過去,這也不是第一次看病了,現在他忽然矜持起來,真是要命的很。但是不看 又不行,萬一他傷勢加重了,自己可擔當不起。因為從另一面講,皇上對陶舟還是萬般寵溺的。
“放心,我不會傳出去,這冷宮冷得連個人影都沒有……”陶舟又軟言相誘道。
黃晉鍾嘆一口氣,只好小聲道:“照理來說,寒邪束表,陽氣閉鬱,鬱而發熱,故顯熱象。可吳王卻 是肢冷畏寒,似乎是陽氣洩盡所致……”
陶舟博覽醫書,自然懂得黃晉鍾在說什麼,便回道:“那隻要固元守陽,調養一段時間,是不是便可 有起色?”
“奇就奇在這裡……”黃晉鍾蹙眉道,似乎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肯再往下說了。陶舟追問無果,也 只好暫且作罷,乖乖的脫了衣服讓他看傷。
等傷好後,陶舟便去御膳房討了一品鹿筋的菜譜。他用小楷在紅葉箋上仔細抄了,附上一塊上好黃玉 和紗巾,等上朝的時候,偷偷塞給阮賀,託他轉交給萬老闆。得意洋洋地說是一份大禮,萬松會館得 了這道宮廷菜秘方,必能名揚京城,至於他呢,自然也是要來沾口福的。
接下來的日子裡,也許是因為知道陶舟出宮之日漸近,周櫟幾乎日日來訪,夜夜留宿。陶舟每日疲與 應付,他精力遠不如周櫟,到後來連上朝都免了,更不要說去翰林院上工。
一日上午,送走周櫟後,陶舟便自己回去歇著了。他斜躺在榻上,似睡未睡,心裡盤算著去江懷綺那 裡坐坐,貴妃小膳房裡的核桃酪做得相當地道……誰知還沒踏出院門,就被一聲“太后駕到”攆回來 了。
之前皇上情事寡淡,眾嬪妃一併受冷落,倒也相安無事。如今卻被一個男人獨享聖寵,後宮雨露不均 ,自然是怨言四起。更何況周櫟子嗣單薄,至今僅有一兒一女,均為皇后齊氏所出。故而眼下各宮都 求子心切,想著每晚的龍精帝種都流入無用之地,便不由得痛心疾首。但因為不敢去招惹皇上,只好 一個接一個地跑到怡安宮去哭訴。太后一直以來,都是安撫有加,但不施行動,但今次卻破例到訪, 讓陶舟心中很是忐忑。
待陶舟行完大禮,太后遣散了左右,四處看了看,道:“這裡雖然破舊了點,倒是個清靜的所在…… 哀家我,也很是懷念……”
陶舟在一邊聽了不明其意,抬眼偷看,感覺她雖然紅顏已逝,兩鬢泛白,卻是面帶紅光,雙目炯炯有 神,舉手投足間,猶能顯當年英姿。
太后江氏,先帝的結髮妻子,為先帝育下的一兒三女,分別為前太子周然、大公主館瑤、六公主慶鹽 、九公主豐城,一生中也算是歷盡風浪。
她走到院子中的石椅旁,坐了下來,招了招手。陶舟過去立在旁邊,太后抬起頭端詳他,“哀家雖和 你有幾面之緣,但不曾仔細看過你……倒真是個俊秀的孩子……”陶舟覺得窘起來,渾身不舒服。
“不過,也算不上什麼天姿國色。”太后又接著道。
陶舟更是覺得身上如刺毛氈……
“陶大人你知道麼?先帝在皇上這個年紀,早已是兒女繞膝了。”
“那是……先帝洪福齊天。”
“是麼?我倒覺得是用情不專。”太后此言一出,陶舟立馬覺得自己聽錯了。
“你不用慌,這話我也不是第一次說了。”太后看出陶舟的驚愕來,“在這一點上,皇上倒是不隨他 父皇。”
“……”陶舟不解。
“這些年來,皇上對兒女情事一直都不太上心。哀家還一直以為在薄情寡義這點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