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甩了甩腦袋,然後將頭低下。十斤大米一根辮子,這買賣不要太值的。
為首的文員也顧不得這人是誰了,向士兵一示意,眨眼一條辮子就扔到了一邊的筐子裡。同時取得一袋大米放到程興達手上:“給,這是你的米。”
程興達深深地看了一眼跟前的文員和四名秦軍士兵,看了一眼筐子旁邊成堆的大米,扭頭就往家裡走去。一個注意已經在他心頭打定!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十斤大米的誘惑,對於佃戶們來說已經是能令人心動的了。
程興達之後,圍觀的人群中立刻就有人湧出。很快乘辮子的筐子前就排起了長隊來。
“不能剪啊,不能剪啊!”看到這種情景。人群中兩名秀才頓時大急。只是他們的呼喊對於家境還過的去的人尚有些約束力,對於那些底層的窮人來說就毫無效果了。
原時空的辛亥革命後。革命軍下令剪辮子時,當時也有不少遺老遺少堅決不從,只是當革命軍提出用兩個饅頭換辮子後,馬上有人主動剪掉辮子。如今只是提早了數十年,自然能呈現同樣的情景,十斤大米可比兩個饅頭貴多了。
剪辮不同於理髮,只需一刀即可,因此速度非常快。看到前面的人都拿到了大米,長興鎮更多的人加入到排隊當中。幾名秦軍戰士忙不過來。見到這個情景,那文員大聲喊道:“大家不用都排隊啊,自己將辮子剪下來也可直接換大米!”
於是鎮子北頭的辮子簡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堆積。
“鄉親們,不能剪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能為區區十斤大米棄之?”
自然的長興鎮的頑固守舊派還不死心,還在不停勸說那些排隊的人。而那個秦軍的文員,看著幾個人的行為雖然很冒火,但只是冷眼冷笑。別看現在跳的歡。日後有的苦頭吃。說不定還要被血脈至親指著鼻子罵呢!
程興達哥三已經全部剪了辮子,平日裡一同廝混的幾個小兄弟,也都剪了辮子。一群人這時正圍在外頭看熱鬧,幾個秀才和老人的作為全看在程興達的眼裡。“兄弟們。知道哥哥要你們帶上剪刀是幹什麼用的了吧?瞧見那幾個作死的沒?腦袋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