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外,還要組織漢人移民(都是從海河兩岸裹挾來的)修建至少四千農莊和至少一萬戶城市民居。這些農莊中的一千個是給陳德興的“武士”的,剩下三千個莊子則給漢人農戶居住。而城市民居,則分佈於後世的旅順口和大連灣兩港周圍——並不在明王城內,也沒有高大的城牆保護,和海津鎮一樣,只有一圈木柵欄圍著。

而墨影娘這個女神棍因為做事兒賣力,效率又高,對陳德興也忠誠。所以也越來越得信任,不僅是天道八使之一,還被委任為明都總壇壇主,負責天道教在遼東、遼西的傳播——實際上就是用宗教教化韃子,將一部分東北的韃子拉到陳德興一邊。

這可不是不可能的事兒,東北的韃子除了蒙古人,便是女真化的各種韃子居多——東北韃子的種類很多,在女真崛起後,大多都被歸入了女真。和後世的滿人相比,女真人擴大種族的能力要強很多。在蒙古入侵之前,光是漢地的女真人就多達600餘萬,東北塞外打著女真牌子的韃子,恐怕也不亞於此數。

不過現在,人數一度超過千萬的女真人已經被屠戮了十分之九,剩下的也從原來的統治民族變成了深山老林裡的漁獵民族。眼下離開女真輝煌的時代不過三四十年,好些貓在山裡的女真野人還記得當年豪闊的光景,怎麼會不恨蒙古?只是迫於蒙古的武力,不得不跪舔。若是蒙古人的武力不靈光了,這些女真肯定會跳起來反咬!

現在陳德興在海河口堵門,在遼東金州築城,都在向東北的各種韃子傳遞這麼一個資訊——蒙古人已經不行了,漢人已經起來了!

各種韃子想要報仇雪恨,那就跟著漢人大爺混吧!

不過想要把這些韃子利用起來,光一個天道教是不行的。天道教只能用來轉化韃子們的思想,並不能負擔組織戰鬥和管理部民的使命。

而在東北的韃子中間立即推行漢法,建立郡縣,顯然也不大可能。這裡的韃子已經不是幾十年前漢化的“熟韃子”,而是倒退成漁獵之民,迴歸到部落中成了不遵王化的“生韃子”。不是幾道命令就能把他們“變熟”的,而是要狠廢一些力氣的——如果陳德興有足夠的兵力,比如可以在東北投入二三十萬大軍,倒是可以將他們強行納入到漢法體系中來。甚至可以把他們全部變成“武士田莊”的農奴!有二三十萬個“田莊武士”壓制,一百多萬各種韃子是興不起什麼浪頭的。

但是陳德興現在只能在東北投入兩萬地面部隊,固守幾個據點沒有問題。要是散到兩三百萬平方公里(包括外東北和東蒙古)的荒蕪土地上,一個人要管一百多平方公里,肯定管不過來。這樣就只能想別的辦法管理韃子了。

“既然有那麼多韃子投到咱們一邊兒了,那麼就得管好,利用好他們。這是我們在遼東、遼西站穩腳跟的關鍵。”陳德興聽完了三人的彙報,便將話題轉向了怎麼管好韃子。

“遼東、遼西除蒙古以外的韃子,同蒙古人大多有仇恨。咱們如果不苛待他們,再顯示出一些力量,他們中的不少人應該會跟著咱們乾的。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散沙一片的韃子要怎麼管,怎麼指揮……”

陳德興的目光在王帳之中一掃,直接落在了趙復身上,他在北地多年,算是比較熟知東北韃子的情況。雖然陳德興已經有了些主意,但還是想先聽聽他的辦法。

“大王,如今遼東各地,除了瀋陽有農耕之民,其餘各地基本都是漁獵、遊牧,也沒有漢地的郡縣府路,就是部落制,極其鬆散。蒙古人的四個兀魯斯(東道四王的兀魯斯),其實也是遊牧部落,只是部民多武力強而已。”

趙復先緩緩的將他所知的東北各部落的情況介紹了一下,接著又斟酌了一番,才道:“臣先說說蒙古人的辦法,這大蒙古國在草原的統治辦法,和漢地不同,是管人不管地的。所謂東西八王國,封的其實不是地而是人。便是將整個蒙古的部落百姓,重新劃分為95個千戶,而後分給八王和中央兀魯斯。”

封人不封地是成吉思汗分封的特點——當然,大約的份地還是有的,但只是粗略分一個方向。四個王向東,大約去什麼地方,三個王向西,大約在什麼地方建立統治,還有一個拖雷“守灶”。

趙復頓了下,又道:“臣的意思,也是管人不管地……遼東、遼西的地,除了封給將士,分給農戶之外,都是大王的。以後大王可以用來分封有功將士。”

不論功勞,只看資歷的封士已經結束了——這種事情哪兒都有,早一點參加革命當然好混些——現在再加入北伐軍計程車兵,不再有士的身份,不過要獲得封士也不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