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部分

殿前司暗中準備了……這3000人的駐地遠離臨安城,周遭有5000殿前軍。另外,還有10000殿前軍和5000侍衛步軍隨時可以應援。”

賈似道果然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董宋臣問完了話,吐了口氣道:“看來相公已經準備萬全,這樣官家就能高枕無憂了。”

說著話就站起身想要告辭。賈似道忙起身相送,又低聲問道:“官家真要窮究其罪了?”

董宋臣搖搖頭,嘆息道:“官家是仁君……陳德興終是功臣,官家還想招其為駙馬,只是換個公主。現在只是擔心他不甘失掉兵權,所以要預防一下。”

賈似道一邊相送,一邊又問道:“官家預備在明日的酒宴上宣佈賜婚?”

董宋臣道:“明日酒宴上就會宣佈,也算安安他的心,若他識相一點,到時就該自請解除兵權,官家就順水推舟給他一個群牧司副使的差遣。”

群牧司是個養馬的衙門,南渡後一度廢止,這次得到了真金送來的5000匹馬才算再開張,其實也不是真的為了養那5000匹馬,就是個安排閒散武人的衙門。

“那麼殿下知道這事了嗎?”

“知道了!哪裡瞞得住……官家還發了怒,把公主身邊的宮女都趕出宮了。”

“那公主……”

“就是鬧唄,摔東西,不吃飯,還把官家最心愛的字畫一把火燒了。所以官家才要在北內賜宴,請真金王子和陳德興都來,讓他們比比文韜武略,好出出陳德興的醜!”

“陳德興的韜略不差啊……”

“可他文采不行啊!”

第244章才子真金

3000霹靂水軍的到來和陳德興在蕭山渡碼頭上的演說,在臨安城內並沒有激起多大的反響。

這座繁華富麗之都中,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仍然是北地兩汗相爭,漠南大汗忽必烈誠心求和,遣子南來向官家求娶公主的訊息。

街談巷議當中,總少不得有人扯起南北和議。天子腳下的臨安百姓們,無不搖頭咂嘴,替大宋官家的厚福稱幸。曾幾何時,三十萬北兵南來,四川、京湖、兩淮連連告急,官家幾乎都想要遷都慶元府了。誰能想到,轉眼功夫,北虜大汗戰死,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國一分為二,南北兩汗,互相攻打。大宋算是躲過一劫了,真是謝天謝地,大傢伙有能過太平日子了!

最直觀的反應,就是文天祥主筆的《光復》小報的銷量出現了直線下降!三街六市當中,也少有人再議論戰事,連勾欄瓦肆中那些抹黑韃子,神化宋軍烈士的評書、南戲都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又是風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兒。前一陣子被陳德興、文天祥鼓吹起來的抗蒙氣氛和民族大義,不說蕩然無存,也已經淡漠了不少。

時值一個民族的末世,士氣民風其實都是很難指望的。雖然不乏鐵骨錚錚的氣節之士,在華夏天傾之時唱出了一場二十萬人蹈海的悲壯輓歌。但是輓歌終究意味著落幕!再悲壯,也難改華夏天傾的事實。

而這落幕前的繁華,在真金王子和郝經看來。實在是有點回光返照的意思,是亡國之前最後的富麗繁華。在他們看來,臨安這座城市太富足,城中的百姓太安閒。四海萬邦的財富透過貿易流向這裡,讓整座城市變成了繁盛富庶的溫柔鄉。哪怕是奔走操持的百姓,也不必為一日三餐苦苦掙扎。

統治這裡的貴人也都有些婦人之仁,守著如此富庶的城市,如此安逸的百姓,也不知道狠狠搜刮,更不曉得要用皮鞭和馬刀驅使他們上陣作戰。甚至在蒙哥汗兵臨涪州,上游防線全線告急的時候,臨安的百姓也依舊過著安逸的小日子,皇宮裡面的官家也沒有想過需要把臨安城內數以十萬的丁壯都拉去軍營,嚴加訓練!

當真金得知,眼前這座城市,光是城牆之內就有20萬戶居民,至少120萬人口的時候。除了震驚,大概就是無語了。

“20萬戶,120萬人……光是一座城的人口就超過父汗麾下的蒙古人了。如果按照蒙古的標準,應該可以徵集起10萬大軍吧?”

站在禮部禮賓院的樓閣之上,欣賞著燈火通明的臨安夜景,真金王子只是由衷的感慨。

“殿下,南人號稱萬萬,若如大蒙古一般,壯勇之士當不下千萬,天下萬邦誰人能敵之?然其國雖人口眾多,但民風柔弱,不尚武力,且當國之君臣非昏即奸,縱有英雄也終不得用,萬萬人口,也是枉然,終將為我大蒙古所滅!”

說話的正是郝經,他一身便衫,頭戴幞頭,因為天氣有些熱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