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興則是一身武官的窄袖綠袍,沒有披禦寒的斗篷,腰裡懸掛著一把短劍,正是李翠仙所贈的斬蛇劍。
跟隨陳德興、郭芙兒回臨安的還有王蓉兒和幾個老軍,還帶著些人參鹿茸,都是價值不菲的北貨,是郭芙兒帶來臨安販賣的。如果沒有陳德興這個擁萬夫的軍頭同行,一路上不知道要被抽多少稅了。
“孃親,看來今天是僱不到車轎了。”陳德興望著人山人海的街道,微微蹙眉道。臨安城的繁華還是有點讓他始料未及!
郭芙兒微微一笑,道:“走著回去便是了,你孃親我可不是走不動路的束足。”
南宋已經有了纏足這個陋習,不過不是後世的三寸金蓮,而是追求束足纖直。不過這個陋習在兩淮是沒有的,兩淮那邊三天兩頭打仗,誰知道什麼時候北虜就打過來了,束著足的女子別說協助作戰,就是逃起來也比別人慢。而且兩淮將門喜歡的女子也和江南計程車大夫不是一個調調,看郭芙兒的身板就知道了!
陳德興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嘻嘻一笑:“那俺們就走吧,順便逛個街,孃親和蓉兒若是瞧見什麼喜歡的物件,我都買了送你們。”
淺露之下,郭芙兒輕輕撇了撇朱唇,拉了拉還在東張西望打量著臨安繁華市面的王蓉兒,跟上了陳德興。
寬廣的御街是整個臨安城的主幹道,兩側還各有兩條和御街走向相似的南北向大街,另外還有四條和御街相交的東西走向大街,構成了臨安府城最基本的道路網,當然,次一級的街道還有許多許多,都附屬於這五縱四橫的主幹道,將臨安城北部隔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網格,並以“坊”命名。
陳德興的父親陳淮清所居住的便位於靠近城西錢塘門的寧安坊,因為靠近風景秀麗的西湖和名士薈萃的國子監(太學、武學就在國子監內,原是岳飛的宅邸),因而在臨安來說是相當高雅的地段——風景房加學區房!靠陳淮清在武學當博士的那點微薄俸祿自是買不起的,這所宅子乃是陳虎山當都統制的時候置辦下來,給自己的長子落戶讀書所用。
陳德興和郭芙兒往寧安坊而來的時候,陳淮清和陳德芳兩父子還在書房裡面讀書。已經上了點年紀的陳淮清讀書的時候總是端端正正坐著,腰桿挺得筆直,一手拿著書卷,一手捋著頜下的長髯,和畫上的關公讀春秋還真有幾分神似,再加上他那副六尺多高,結實的好似鐵塔一座的軀幹,還真有幾分關二爺的架子,怪不得被人喚作賽雲長。
陳德芳的模樣則比他老子和他弟弟清秀多了——他和陳德興是一母所出,不過一個隨媽一個隨爹——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乃是一個翩翩佳公子!
這位佳公子讀書的樣子,到是和他老子一樣,端端正正而坐,專心致志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有聖賢書。
第110章讀書人
大年三十,陳家父子還不忘記苦讀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即將過去的寶祐六年,對安豐陳家而言,可是三喜臨門!
第一喜當然是陳德興高官得做,以弱官之年獨掌一軍,官階也升到了橫班,算是大宋高階武官的一員了。
而另外兩喜,則是陳淮清、陳德芳雙雙取得了參加會試的資格——陳淮清透過了專門為官員準備的鎖廳試,而陳德芳則透過了臨安府的解試取得了舉人的資格。
不過參加會試不等於東華門外唱名,每次大比,趕考的舉子都數以萬計,而高中者不過五六百,他們這些人才是大宋官家和絕大部分大宋百姓眼中的好兒男!才是大宋王朝真正的棟樑之才,才是真正可以和大宋官家共天下計程車大夫階級的頂尖精英。
而為了成為這萬分之五六百人中的一員,為了讓自己生平所學真正得以發揮,陳家父子自然不會揮霍任何一點可以用來讀書的時間。哪怕今日已經是大年三十,哪怕陳德興和郭芙蓉將要自揚州來訪……
“爹爹,今日已經是十二月三十了,算算日子……二哥和嬸母該到臨安了。”陳德芳書讀得有些倦了,放下書卷,拿起早就沒有熱氣的茶水抿了一口,便和父親說起了陳德興和郭芙蓉將要到來的事情。
“嗯,”陳淮清點點頭,也沒有放下書卷,只是淡淡地道,“是該到了……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擁萬夫的都統制,升得有些快了。”
他的語氣中聽不出喜悅,反而有幾分擔心。
陳德芳一笑:“爹爹擔心二哥跋扈麼?”
陳淮清搖搖頭,沉默不語,半晌才道:“好好讀書,這一科……是很有望的!只要能夠高中,就什麼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