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部分

這會兒正陪在廖瑩中身邊。他抬手指著在大浹江口巡邏的幾艘打著大宋旗號的戰船,大聲道,“那是沿海制置司水軍的戰船,每日巡邏江口,就連一條舢板都不會放過!朝廷的禁海令,在我定海是無人敢於違背的!”

大浹江江面上果然空空如也,除了大宋水軍那些比舢板大不了多少的戰船,連一艘小漁船都沒有——慶元府海上的漁民現在不打漁,都去走私了!

廖瑩中摸著鬍子,微微點頭,一副頗為欣慰的樣子。心裡卻在想,那些偽造的天道票也不知道有沒有流入舟山市場。他是以視察禁海令執行情況的名義來慶元府的,實際上的使命卻是坐鎮慶元指揮擠兌天道莊。

而擠兌天道莊的第一步,就是用假的天道票擾亂人心。

至於假票子怎麼出境的?當然是透過走私的渠道出去的啦!走私的事情廖瑩中自是知道的,他雖然喜歡藏書、刻書(可是宋朝有名的藏書刻書大家),但這並不代表他是書呆子。

禁海不禁私的道理,他如何不知?禁海禁的是合法的對外貿易,走私的非法的,當然不在禁海令的管轄範圍之內了!

這可不是僅僅是打老虎拍蒼蠅的問題……這禁海的目的是搞死親明的海商,壓縮他們的利潤空間,讓他們漸漸失去活力。而走私,利潤是沿海豪門所得,要是一塊兒禁了,那可就要得罪巨室了。“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的道理,廖瑩中如何不知?

而且,真要禁了私,慶元府、臨安府、紹興府這些地方那麼多手工作坊怎麼辦?直接間接靠這些作坊吃飯的市民可有上百萬,他們要沒有飯吃可是要造反的?先得罪兩浙巨室,然後再逼幾個大城市的平民造反,這樣不用陳德興的大軍,兩浙就得易幟了!

賈似道和廖瑩中還沒蠢到這個程度!

……

舟山島,昌國縣城。

梁崇儒攏著袖子走在大街上,他已經和一幫立志成為大明帶路黨的老書生們一塊兒到了舟山。途中果然無驚無險,打著大宋旗號在海上巡邏的戰船,根本就無視這艘走私船的存在——人家是走私的,又不是來合法貿易的,當然不在海禁之列,況且還給了賄賂……

不過這種禁海不禁私的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說還是有效的,昌國縣的市面比起一個月前梁崇儒離開的時候更加蕭條了。昌國縣和臨近的沈家門市在過去的兩三年間,已經發展成了中外海上貿易的中心和東南沿海地區的金融中心。又有大量的海商移居到此。因而市面極度繁榮。

不僅沈家門的市區面積比原先大了幾倍,就連昌國縣城的城牆都給平了,護城河也已經填了,整個兒的在向四方擴張,到處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因為移居於此的海商水手太多,昌國縣城內的土地根本供不應求,價格一再上漲!最後昌國縣議會為了增加供應,乾脆透過決議拆掉城牆,填平護城河,讓城市“自由”的擴張。

不過現在,昌國縣的房地產市場好像遭遇了一場寒冬一樣。幾乎一半以上的正在開工的工地都停了工。顯然購買了土地預備該豪宅的海商們,現在手頭都有點兒緊!

昌國縣城的商業區現在也比一個月前蕭條了,街道上的人流車流明顯減少,鱗次櫛比的酒樓妓館葉門可羅雀。海商和水手都是習慣大把花錢的主兒,幹他們這一行,不就是來錢容易送命也容易嗎?有錢的時候當然不會捨不得花,現在市面恁般蕭條,看來真是生意難做了。

帶路黨們也是要住店的,哪怕口袋裡面真沒幾個銅板,這個份兒也不能丟。大家都是來求官的,沒有個安生地方好好睡一覺,再梳洗打扮一下,吃頓好的,怎麼有力氣上考場?這陳明的官考對這些書生來說難度不在文章,而在舞劍,在相貌——看上去不能太老啊。所以都得養足精神,再好好打扮。

不過這些措大都沒有什麼錢,上等的旅店是住不起的,只能找家門面簡樸些的小店進去。

剛一進門,就聽見店堂裡面有人在吵架。

“直娘賊的有沒有長眼睛?認識天道票嗎?敢說老子的天道票有假?是不是嫌命長啊!”

大聲嚷嚷的是個五大三粗的黑漢子,一臉橫肉,腰裡面還挎著長刀。和他一起的還有另外三條黑漢,正圍著一桌吃剩下的酒菜。不用說,這幾個傢伙一定是跑海的水手了。

“這位客官……這個票子,這個,這個票子當然不假了……可是小店這個本小利薄,您那麼大的票子咱找不開啊。要不……您麻煩一下,去城裡的天道莊把票子兌開?”一個掌櫃打扮的小胖子一臉苦相,捏著張十貫面值的天道票,滿頭滿臉都是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