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管媽媽領著眾多的丫鬟婆子在那兒蒸饅頭,這可不是大爺、姑娘要吃的,是拿去廟裡還願時,散與貧苦者的。門口,小唐管家領著眾小廝在那裡發錢,蓮花衚衕門口從未有過今兒這樣的風光,就是當年房子還沒易主之前,陳家也沒這樣的風光過。
小廝們將過年才得的新衣換上,一個個腰板直挺站在門口迎客,園子內僕婦歡笑,人人面上皆有得色,姑娘又發話,去前院給大爺道喜,都有賞錢。
遠近人家都知道林家頗富庶,中了狀元,還要在門口散錢,發米,這種好事一年也趕不上一次,不少人領了東西結伴而回的時候,說笑道:好在是這樣的富家公子中了狀元,若是一般的小門小戶書生,他們老百姓哪能有這樣的實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衛桓不是滋味的看著林家門前人來人往,再瞧瞧自己手裡拎著的點心盒子,腳下異常的沉重。
皇上欽點自己為二甲傳臚,可能在有些人眼裡,這就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可是……衛桓的野心遠不是這些。為了自己讀書,母親日夜織布勞作,大哥為省下一筆娶親的開支,直到三十才娶了一門寡婦。衛家五代耕田,從沒出過一個秀才,若不是自己幼年展現出驚人的才氣,母親也不會狠心送自己到學堂讀書。
山野婦人,沒讀過什麼書,只聽過那些走鄉串戶說書人講的那個指令碼:得個狀元,娶位美嬌娘。
衛桓的娘別的沒記住,這個狀元的名號卻是清清楚楚。臨來京城的時候一遍又一遍的囑咐衛桓,給他們老衛家爭氣,把那個狀元的頭銜給奪下來。
自打得了蘇州新任解元,衛桓便有些飄飄然,心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有的時候甚至想,林師兄為什麼不多守三年的孝期,這樣便可與自己的大考錯開。
可惜天不隨人願意。
衛桓煩悶,順勢將手裡拎著的點心盒子扔在了道邊,一群來林家門前領糧食的乞丐見了,忙用黑乎乎的手去抓。有道賀的人在一旁,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