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5部分

“微臣當然願意為先鋒,為陛下掃平高句麗。”

“那你覺得自己當先鋒比江夏王更合適?”

“那是自然。”

“把你的理由說來給朕聽聽。”

“其一,微臣兩次出使三韓,對於高句麗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可比江夏王熟悉的多。其二,微臣的家資比江夏王豐厚的多。”

“這關家資什麼事?莫非你想賄賂朕?”

“那當然不是。微臣家資豪富,就不會貪財,縱兵擄掠之事就不會發生。我大唐天兵軍紀良好,高句麗人的反抗也會少,有利於陛下收攏高句麗的人心。”

李二陛下聞言點了點頭,道:“有道理。江夏王手下的軍紀,實在是……還有第三條理由嗎?”

“當然有。第三條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江夏王此人,打仗的能耐是有。但是比起我郭業來,可還是差上不少。陛下選先鋒,當然要選賢任能。郭某人當仁不讓!”

李二陛下一皺眉,道:“你怎麼就那麼肯定,江夏王在戰陣之上,不如你郭業?”

“呃……微臣與江夏王認識這麼多年了,他有多大本事,臣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微臣敢打包票,您要是選了他為先鋒,定然會師老無功!”

郭業如此說話,表面上看,當然是強詞奪理。但是實際上,他這麼說,還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就是後世的記載。

在歷史上,李二陛下初征高句麗失利,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安市城下受阻。而安市城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道宗無能。

當時,唐軍堆土為山,馬上就要破城了,就因為李道宗部署上的疏忽,功虧一簣。

現在雖然歷史已經改變,安市一戰成名的楊萬春更是到漢城去了。但是誰知道江夏王會不會因為一個別的疏忽,讓唐軍重蹈覆轍?

好吧,就算江夏王真的小心謹慎,此行沒什麼疏忽。那郭業剛才那句話,會被人拿來打臉嗎?

還是不可能。

高句麗那可是硬扛了隋煬帝百萬大軍三次,在歷史上,後來又硬扛了李二陛下兩次的國度!

要滅其國,哪有那麼簡單?

後來大唐能滅高句麗,是多種因素構成的,可不單單是軍事之功。

高句麗人最擅守城。此次出征,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會頓兵於某座堅城之下,最後被迫退兵。

至於此戰到底算是贏還是輸,這個課題,到了千年以後,就能養活不少的歷史學家。

所以說,剛才郭業不過是說了一句正確的廢話,只不過把被迫退兵的責任,先推到了李道宗的身上。

當然,李二陛下可不知道郭業心裡那些彎彎繞,他怒道:“大膽!朕還沒出兵呢,你就詛咒此次師老無功,到底是何居心?”

“陛下息怒,微臣此言,只是就事論事,絕無詛咒我大唐之意。那李道宗的確是本事不咋樣,他當先鋒官,肯定……”

“胡說!江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