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岳父大人,這是我的心願,也是陛下希望看到的!”
“如此也好,以退為進麼!呵呵!”郭子儀也完全明白了楊曦的意思。心裡放心了一些。
楊曦跟著傻笑了兩下,但很快收住了笑容,低聲對郭子儀說道:“岳父大人,我父親這次受傷挺重。很可能要好幾個月才能恢復健康。恢復健康後,整個人的狀況能不能恢復到以前狀態,誰也不敢保證。他腦袋受了重傷,這段時間時不時昏迷。經常犯糊塗,或許再也沒可能如以前那樣幫助陛下處事了,說不定他會向陛下辭去職司。在府中長時間養身體……”
“啊?!竟然是這樣?”郭子儀忍不住驚歎了下。他知道楊國忠受的傷很重,但沒想到竟然是這般嚴重,很可能再也沒辦法復出處事,一輩子就此廢了都不一定,這如何不讓他驚異,不過驚異之際,他又有點欣喜,或許這對於他,對於楊曦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郭子儀擔心自己家族、擔心楊曦遭遇災禍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郭家與楊家聯姻後,在朝中影響力太大了。他這個岳父,及楊曦的父親楊國忠都在朝中任要職,位列政事堂,這樣的聯合肯定會讓皇帝有顧忌,非常大的顧忌,朝中大臣也畏懼,說不定什麼時候莫名的災難就會降臨。但要是楊國忠再也沒能力復職處事,不再在朝堂上任要職,那皇帝的顧忌肯定會少去,受猜忌的機會也會少一點。
因此聽到楊曦說,楊國忠傷很重,特別是腦袋上的傷,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了楊國忠的思維和判斷,以後再也沒能力出來做事後,覺得危險消除了大半的郭子儀,忍不住有欣喜的感覺起來。
但這種欣喜的感覺不能在楊曦面前流露,也只能裝作傷感地安慰一陣。
楊曦差不多將自己的心思向郭子儀都挑明瞭,也不再擔心什麼,與郭子儀告別後,去了左龍武軍大營。抵達大營後,他馬上命令龐忠親自帶人,將他需要的那些人,連夜抓捕,關到左龍武軍大營內,嚴加看管。龐忠也馬上去執行命令了,一時間,長安城內剛剛平息的馬蹄聲又急驟地響了起來,那些提著心的人,再次陷入驚慌之中。
自叛亂初步平定後,長安城內就戒嚴了,沒有任何人能在戒嚴後離開長安城,要抓捕的人,也最終順利歸案了。
第二天一早,高適就帶人到左龍武軍大營來帶人了,楊曦將所有與此次叛亂事件有關的人,都交給了高適。
“呀,楊元帥,你怎麼負傷了?”在移交過程中,高適看到了楊曦手臂上纏繞的繃帶,滿是關切地問詢。
“昨天晚上,帶人抓捕謀逆者時候,不小心受了刀傷,還好不是太嚴重!”楊曦指著自己“受傷”的左臂,自嘲地說道:“陰溝裡翻船。叛亂都平息了,我這個兵馬副元帥還受了傷,真要被人笑掉大牙,還請高侍郎別見笑。”
楊曦說著,又靠近高適,低聲說了兩句,高適馬上恍然大悟,但並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只是安慰楊曦道:“楊元帥辛苦了,待局勢平定後,向陛下告個假,回府好生休養一下,將身體養好再說!”
高適的知趣讓楊曦挺是高興,也沒再說什麼,示意高適將犯人帶走審訊。
……………………………
“陛下,臣和高侍郎已經審問了多名涉案的人員,他們都交代了在叛亂起來之前,與陛下身邊的侍宦高力士有密切的關往,甚至高力士幫他們在右龍武軍中安插了一句中郎將,”房琯將手中厚厚的一疊供詞呈給了李隆基,“陛下,這是他們的供詞。從這些供詞中臣等能推斷的出來,高力士與廢太子李亨有關係密切,與李亨的這些手下親信交往也很頻繁,並經常收受他們的好處,即使在叛亂將起的時候,也是如此!”
“陛下,臣也審問了高力士,他承認了在叛亂起來之前,與廢太子李亨有密切的交往,兩方證詞其他吻合。足以證明楊元帥所指控的罪狀是成立的!”高適跟著參奏,將自己手中的那份供詞也呈了上去,再道:“陛下,以臣等判斷,高力士謀逆之罪成立,但一切還請陛下定奪。”
李隆基接過宦官轉呈的兩位主查高力士案件大臣所交的供詞,但並沒有開啟來看,只是漠然地看了兩眼厚厚的供詞,沒一點感情地說道:“朕知道了。放在這裡吧,待會朕會好生看看,要如何處斷,待朕細細想後再做決定。”
“是。陛下,那臣等告退了!”房琯和高適原本想在李隆基這時討個處斷的決定,但皇帝這樣說,他們也不敢再問。只能先退出去。
房琯和高適退下後,李隆基也揮退了其他的人,獨自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殿內的御座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