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部分

規劃全面展開,那接下來大唐國庫增長的速度會更加快速。

楊曦在眾臣眼中變得英明神武了,他的威望與日俱增。許多大臣非常惶恐,因為楊曦所提的建議,許多是他們根本不曾想到過的,這些自喻為大唐精英的人,總是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跟不上楊曦的節奏,楊曦提出的許多計劃和觀點,他們需要費盡腦筋去想,還不一定能想的明白。

皇帝太強了,當大臣的非常有壓力。當然這壓力也會變成動力,每個人都不敢偷懶,不敢懈於事,在楊曦大手的揮舞下,玩命地做事,他們最低的要求就是不出差錯,不辜負楊曦的期望。

因為官田試驗種植占城水稻及稻麥子複種的技術得到了驗證,收成是成倍增加,永昌二年,朝廷頒佈詔令,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推廣水稻的種植及稻麥子複種技術,爭取獲得更多的收成。

因為國庫收入大增,並且在可以預見的幾年內增長幅度都會不小,大臣們的擔心消除了大半,楊曦提出的許多基礎建議及改善民生之興都得到了透過。

各地惠及普通百姓的民生教育學校有了更多的規劃,全是官方投資的。教育是國之根本,這是楊曦一再堅持的理念,國庫收入增長,教育必須先得到改善。楊曦考核各地官員在教育方面的政績所作的標準中有一項是這樣的,要是哪個地方的學校修建的比官衙要差,哪個地方學堂的老師人數不夠,那這個地方的官員考核成績就要受影響。這樣的高壓政策之下,還有什麼地方官敢馬虎行事?

讀書的人多了,作為古時候讀書人取得成就最佳途徑的科舉制度必須完善起來。

科舉制度已經施行了快兩百年,不過改革的方面並不多,在楊曦的大力倡導之下,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原本削減的一些科目也被恢復,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培養。

科技等東西不再是奇技淫巧,從事這方面研究創造的人待遇不比當官的差,就像軍器監中的工匠們,他們一年的收入比**品的官員還要高。並且頗受有尊重,當然這都是在楊曦的要求下施行的。

大量的官學辦起來,因官學收費低廉,寒門子弟基本都可以入學,這也使得民間識字人口大幅地增長,一批飽學之士有機會透過科舉被朝廷選拔,“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許多讀書人相互激勵的話語。科舉及弟後,雖然不一定能當官,但不當官。只要你有能力,一樣可以得到應有的待遇。

當然武舉制度也是進一步完善,重文並不輕武,這是楊曦堅做的一點。

永昌三年,因為各項改革措施的全面深入,大唐的糧食和賦稅收入達到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程度,糧食總產量比永昌二年竟然多了一倍還要多,賦稅收入也比永昌二年增加了八成。這個成果讓朝堂上的官員們歡欣鼓舞,也讓楊曦樂得合不攏嘴了。

這些措施差不多都是楊曦親自主導下制定出來的。楊曦的高瞻遠矚及不同一般人的謀略進一步折服了大臣們,如此文武全才的君王,曠世少有。楊曦以自己的能力還有勤政行為獲得了空前的威望。

在此基礎上,他也準備開始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楊曦的靈魂來自後世。知道很多關於民主方面的論述,他也清楚,要讓一個國家永遠昌盛,光憑一個年號。一句口號是做不到的,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他在登基後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革,但並沒觸及這個時代政治制度的根本。

為了大唐的未來。他必須要進行更多方面的改革。楊曦所進行的改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權,加強政事堂諸宰相的權力,以相權制約皇權,朝類似後世君主立憲制方向發展。

後世時候他身處年代的各國制度已經清晰地向世人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制約的權力最終會帶來沒辦法控制的**,官員們為所欲為,世風日下。他堅信,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即使他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也是這樣認為,他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開創一個更加清明的時代,有監督的權力才會受到制約,讓皇帝不能為所欲為,這樣才能讓大唐在良性迴圈中發展。

他後世時候生活,權力不受制約而出現的各種弊端他耳聞目睹了不少,連軍隊中都是這樣。要讓大唐真正的長治久安,一直延存下去,肯定要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各方面權力相互制約,才能實現這一切。後世西方的民主制度就是權力相互制約的,即使總統也不能為所欲為,在這方面,楊曦覺得還是西方人做的好。人治的弊端太多了,必須要慢慢向法治轉變。

楊曦期望經過他的努力後,在幾十年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