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而出此醜聞的還不是別人,正是聲望頗高的睿王。

那事鬧得頗大,所以在葉勝男進宮後,也有聽說了。

都說也是睿王太過得意忘形了,竟敢在宮中與庶母宜妃私通,還被幾個弟兄拿在了當場。

睿王如此喪倫敗行之舉,自然受到了滿朝文武的抨擊,口誅筆伐都是輕的,一心要使睿王貶為庶人才是那些人的用意。

這裡頭蹦躂得最歡實的就是三皇子和六皇子,這對同母的兄弟。

其他像是四皇子、八皇子,也不時在旁推波助瀾。

有如此可一舉將睿王扳倒的機會,二皇子要是原來的時候也會出來添油加醋一把,無奈那位與睿王私通的宜妃,正是二皇子他的生母。

受宜妃牽連,二皇子自然就再蹦躂不起來了,就連才滿月的十六皇子的生父到底是誰,都受到了猜忌。

而五皇子正是睿王。

所以成年的皇子中,只七皇子最是乖覺的。

七皇子並未參與其中,還上書說皆因自身之過,才會出此疏漏,所以自請閉門思過去了。

就在如此輿情之下,就算是皇帝也無法的,但先帝到底還是捨不得這個兒子,便以私通一事還未查明為由,暫且只將睿王圈禁在睿王府中。

為了睿王的清白,錦衣衛果然及時查明瞭真相。

只是讓先帝所料不及的是,參與謀劃陷害睿王的,竟然還是他的兒子。

沒錯,睿王的確是被人陷害的,而陷害他的人,正是三皇子。

當年多少人都說,三皇子此舉可說是一石數鳥。

不但把睿王給拉下了馬,令其失了帝心,還把二皇子和七皇子都連帶上了。

最後剩下不足為懼的四皇子和八皇子,這太子之位可不就非三皇子莫屬了。

先帝得知後,痛心疾首,但到底還是沒殺了三皇子和六皇子,只是圈禁了起來。

睿王雖是被人陷害的,可與庶母背倫卻是不爭的了,再不得立儲。

所以當初是憑誰都想不到的,最後得封太子的竟會是七皇子。

睿王那樣的人物,如何能甘心的。

所以睿王面上是心甘認命了,手底下卻肅整起錦衣衛來,把不能一心向他的人都剔除。

那時的唐知貫雖還不是指揮使,但因其有救駕之功,故而在錦衣衛中也是頗有影響力的人物。

睿王不管是在被陷害前,還是之後,都曾拉攏過唐知貫。

只是唐知貫幾番裝聾賣啞,若不是看在他也並未過於親近那位皇子的,睿王早便除了他。

可在睿王有心肅整之時,唐知貫還是這態度,睿王自然不會再讓他左右逢源了。

睿王便有心要殺雞儆猴了。

唐知貫的老母妻兒,正因如此而死的。

那時唐知貫雖有幸逃過一劫,卻也身受重傷了。

誰都沒想到,唐知貫竟死如此能隱忍的,唐知貫養好傷後便蟄伏了起來。

那裡睿王將錦衣衛全權掌握後,便開始動作了。

睿王一面藉著錦衣衛巡察刑獄之便,幾番找七皇子的不是,引得七皇子疲於應對。

鄭國公周家,正因那時為維護七皇子,受盡刑獄而大傷了元氣的。

這些也只不過是睿王的聲東擊西罷了,睿王真正的用意是暗中策動二皇子、四皇子和八皇子等人逼宮造反。

睿王正是漏算了唐知貫這人,讓他的所有背後的算計都逃不過七皇子的耳目。

所以在七皇子登基後,並未全部取締了錦衣衛,除了念在唐知貫救先帝的功勞外,也有承了他此情的意思。

當年七皇子身邊除了周家,可是還有岳家——寧家的。

寧家當年可不比如今這般落魄,老承恩候那時候可是還大掌兵權的。

所以就二皇子人等那兩下子,沒衝進宮門多遠,就都血染午門了。

之後,七皇子徹查,睿王自然沒能逃過。

可病榻之上的先帝不忍再有喪子之痛,便只是將睿王貶為庶人,並囚在了宗人府了。

直到先帝駕崩,七皇子登基改元后的第一年,睿王才中毒身亡。

睿王死前,還詛咒皇帝斷子絕孫。

所以那時多少人都說,睿王這時候死,應該是皇上的意思。

而在睿王死後,其子女也跟著失蹤了,所以那時候京城曾全城大搜捕。

那年正好段家上京下聘。

而在段家離開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