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知己者用,乃至以效死力。岳家軍中。主賓情投意合,將帥上下相得。

無怪史稱岳飛“欲有所舉,盡召諸位統制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而無敗,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這時候的岳家軍,陣容強大,配置合理。將帥上下齊心協力,為了抗擊金人,收復河山,蓄勢待發。

洞庭湖的土寇平定了。

戰後論功,高宗皇帝讓岳飛兼任了淮南西路蘄州和黃州的制置使,並在兩鎮節度使之外,另加了一個檢校少保的名譽銜頭。

緊跟著,又將岳飛封為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把唐州、鄧州、隨州、均州、房州、信陽軍等州府劃到了岳飛的管轄範圍之內,統一管理。

而這個時候,高宗皇帝在張浚的鼓舞和勸說之下,也有了讓岳飛北上“招討”的心思,他還親手起草了一份詔書給岳飛,上面寫道:“楊么這個心腹大患已經剪除,北伐中原的構思可以著手開展了。”

受到高宗皇帝這份詔書的刺激,岳飛除了對岳家軍進行整編和嚴格訓練之外,還在襄陽府、唐州、鄧州等江北的州府興建“山城水寨”。

同時,岳飛還沿用老帥宗澤的計策,實施“連線河朔之謀”,與太原府、懷州、德隆府等山西與河南等地的義軍聯絡,積極為下一次的北伐作準備。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岳飛卻病倒了。

他患的是眼部的疾病。

說來話長,岳飛的眼疾自從跟隨杜充從汴梁城南撤建康府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可能跟氣候有關。

南方的氣候溼熱,尤其是在夏天,眼睛容易發炎。

而在南下的六年時間裡,岳飛每年都在暑期用兵,所以,每年盛夏眼睛都會有所不適。

病發的時候,兩眼的病情不一,右眼輕,左眼重,而岳飛看東西時,不得不右開左閉,久而久之,被眾人稱呼為大小眼將軍。

紹興五年六月,岳飛從洞庭湖回到鄂州大本營,病情加重,“兩目赤昏,飯食不進,四肢墮廢,”。

於是乎。一心為公的岳飛第一次向趙構提出了辭職。理由是:以帶病的身軀執掌兵權,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貪圖榮華富貴,戀棧不去,勢必耽誤了恢復故疆的大計。

以高宗皇帝現在對於岳飛依仗的程度。又怎肯放由岳飛退隱?於是頒下詔書給岳飛回覆道:“愛卿措置上流事務,責任繁重…卿當厲忠憤之素心,雪國家之積恥,勉副朕志,助成大勳…勿復有請。”

皇帝說得那麼直白,岳飛只好收回了申請。把軍務交給了薛弼和李若虛兩人暫時代替處理,自己先行在家養病。

在岳飛養病的期間,有兩件事情發生了:一件壞事,另一件是好事。

這件壞事就是,在岳家軍中居然有人造反叛變。

鼓動造反的將領叫王缺子,原先是楊么手下的得力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