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分設正將、副將和准將各八十四名。
在這些將官之中,既有張憲、楊再興、牛皋、董先、徐慶、王貴等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也有李山、傅選、王萬、嶽亨、姚政、李寶、畢進、孟林等一大批能征善戰之士。
當然,軍中絕對少不了的是遇神殺神、見佛殺佛的贏官人………岳雲。
除了一眾虎將之外,因為岳飛的志向、追求、品質和人格魅力,他的身邊也集結了一大群有學識、有才幹、有氣節的文士。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岳飛的幕僚長黃縱。
黃縱是蘇州人,精於軍事,素有天機神算之名,因為他的父親黃策被徽宗趙佶和太師蔡京定性為“元符奸黨”,黃縱終生不得參加科舉。
高宗南遷後,元符奸黨的後代被朝廷下旨平凡,恢復名譽。黃縱趁機向朝廷獻言,獻上十冊自己對兵法的研究心得,轟動一時。
岳飛透過奇士趙九齡的穿針引線,費盡周折,終於把黃縱納入自己的軍中,堪稱當時軍界裡的一段佳話。
PS:謝謝靚女007的打賞和支援。
第三百零八章大小眼將軍
對於黃縱的加入,荊湖南路制置使席益曾經向岳飛致賀,大肆讚頌,說他在後省審閱了兩千多份關於兵書的討論文章,沒有一份比得上黃縱的精闢獨到。
而實際上,黃縱與岳飛的關係是亦師亦友,而岳飛每逢臨機制敵之際,都會先與黃縱多加商量;黃縱感激岳飛的知遇之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正因為如此,岳飛經常跟黃縱說道:“如果岳飛有什麼過錯,你務必給我直接指出來。”
岳飛與黃縱的關係,遠遠超出了一般的友誼。
嚴州桐廬縣人朱夢說,是個飽學之士。
早在政和五年,他就警覺到了北宋的種種亡國之兆,不斷給徽宗上書言事,痛陳時弊,惹得蔡京、童貫一夥奸人恚恨不已,將他抓了起來,發往池州。
欽宗趙恆在火線中即位,聽說了朱夢說的忠義之名,特意召了他回來。
靖康元年,東京失陷,朱夢說寧死不屈,積極組織民眾救亡抗金,直至戰敗,流落到了南方,累遷泰州軍事推官。
岳飛敬仰他的為人,多次邀請,安排他在軍中當制置司幹辦公事。兩人志同道合,相得益彰。
溫州永嘉縣人薛弼,進士出身,遇事多謀善斷。
靖康初年,金人入侵,李綱進言要堅守東京,當時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但薛弼卻堅決擁護和支援李綱的主張。
他在刑部侍郎兼河防宋伯友手下任點檢糧草官,負責籌備糧食、軍需等後勤事務,“為計謀甚切”,是個極其優秀的參謀型人才。
岳飛將他招攬到岳家軍擔任荊湖南路的轉運判官,全面負責軍中錢糧供應。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李若虛、高穎、王良存、夏珙、李啟、黨尚友、張節夫、於鵬、孫革、侯邦、智浹、王大節等一眾知名文人雅士。
侯邦原在荊南府制置使王燮手下統制官郝晸家中當門客,是黃縱早年一起交遊的朋友,很有才幹,經黃縱舉薦,岳飛專門派人前去接侯邦。
郝晸覺得岳飛在挖自己牆腳。殺心頓起,命人將侯邦抓起來,準備殺掉。
岳飛大怒,拍案而起,說:“郝晸算什麼東西?竟敢妄殺讀書人!”警告郝晸立即將侯邦恭恭敬敬地送來,如少了一根毫毛。吃不了兜著走。
郝晸沒想到岳飛對一介文士如此重視,只好乖乖將侯邦送來。
夏珙和李啟是經濟管理型的人才。
夏珙先是擔任荊湖北路的轉遠判官,籌劃岳家軍的錢糧供給,後由岳飛保奏升遷為轉遠副使,負責岳家軍的開支用度。
李啟善於理財,擔任軍中的回易官。經營公使、激賞、備邊、回易、關引、典庫、房錢、營田等處,平日布衣草革,遇事躬親操勞。
王大節原是四川名嘴,有辯才,喜怒不形於色,是個極其優秀的間諜。多次混入敵軍陣營中搞情報。岳家軍打仗時能知己知彼,其可謂居功至偉。
李若虛是河北西路洺州縣人。他有一個英雄的弟弟………在靖康之難中,以死難聞名的李若水。
胡閎休是開封人,上馬能提槍,下馬能提筆,著有兵書二卷,能文能武,是個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總之,這些人中,既有望門名士,也有庶門隱士;既有科舉出身的官員。也有寒微布衣之士。
岳飛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幕僚也都盡心盡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