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等等,當然也包括了最受宗澤所重視和欣賞的岳飛。
因為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淵源,因此高宗皇帝希望岳飛能在此緊急的關頭,替朝廷出頭,勸說酈瓊回頭是岸。
高宗告訴岳飛,只要酈瓊願意迴歸,朝廷不但既往不咎,還會予以重用。
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假如一開始就讓岳飛去接管淮西軍,怎可能出現現在這種局面。
高宗皇帝不但讓岳飛出手,還發詔給劉光世,讓劉光世緊急復出。大概是想透過舊帥迴歸的方法來安撫酈瓊。
病急亂求醫。大概就是高宗皇帝此時此刻的心情了。
但是,劉光世根本到不了酈瓊的軍中,因為此時淮西軍已經進入偽齊的境內。倒是岳飛給酈瓊的招撫書信順利地到了酈瓊的手中。
無論是從江湖上的輩分、官場中的職位銜頭、又抑或是岳家軍這幾年打下來的赫赫威名,對於岳飛這封來信,酈瓊都不得不回。
只不過,酈瓊的回信相當的有趣,讓岳飛也無話可說。
酈瓊在信中寫道:“……昨在合肥,已聞大齊政事修明,奉法向公,人民安業。今既到此,目自見之,投身效命,合得其所……”
拿到這封信,岳飛便已經明白,酈瓊是再無迴歸的可能了。
這支原本可以用於收復失地、對抗金兵的老牌精銳部隊,就這樣成為了金齊聯軍的一部分了,殊為可惜。
PS:謝謝zhuxyhh01大大的打賞和支援,也恭喜zhuxyhh01成為本書的掌門。
第三百二十九章:兵變(四)
淮西軍務整頓的過程,正如岳飛之前對張浚所預言的那樣,分毫不爽。
“淮西一軍多叛亡盜賊,變亂反掌間耳。王德與酈瓊故等夷,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則必爭。呂尚書(呂祉以兵部尚書兼都督府參謀軍事)雖通才,然書生不習軍旅,不以足以服其眾。飛謂必擇諸大將之可任者付之,然後可定,不然,此曹未可測也。”
當酈瓊被迫叛變之後,再回來讀一讀岳飛的這段話,方知岳飛用心之良苦。
可惜的是,因為張浚的狂妄自大,岳飛的努力付諸流水。
無論如何,淮西的兵變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這件事情給南宋朝廷造成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影響一、南宋朝廷因為兵變的緣故而損失了四萬多精銳大軍。
淮西大軍大多是由陝西人組成,從某種意義上說,說淮西大軍屬於西被軍也並不過分。劉光世本人也是西被軍將門出身,在南宋軍界中位高權重,也是中興四將中第一個獲得三鎮節度使稱號的人。
淮西軍並不是不能打,只是因為劉光世受了父親意外戰死沙場的影響,實行儲存實力的逃跑政策,因此後來給淮西軍帶來了極壞的名聲。
實際上,淮西軍個人戰鬥之強,甚至讓岳飛也垂涎三尺。
影響二、淮西軍的兵變,導致了南宋長江防區不戰而被金齊撕開一個巨大的防禦空洞,這造成了南宋朝廷沿江防禦的空虛。
為此,後來南宋朝廷不得不命令岳飛派遣四千多水軍進駐池州和江州防線,岳飛本人也必須擴大防區。親自率領軍隊前往江州駐紮。
而另一方面,張俊、楊沂中等人也必須分兵來駐屯在淮西地區,以填補這一地區的防禦空白。
儘管如此,這一地區的防禦依舊處於空白狀態,紹興七年即將防秋之時發生兵變。對南宋整體的軍事佈局構成了重大影響。
影響三、淮西兵變之後,宋廷的戰略舉措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此之前,宋高宗坐擁雄師三十萬,在張浚的極力鼓動下,宋廷從紹興三年開始至於紹興七年頗有進去之態。尤其是紹興六年、七年的動作最大。
這從宋高宗行在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見端倪:越州府、臨安府、平江府,最後抵達長江邊上的建康府。這一路北上前移的行在也說明南宋朝廷和高宗皇帝此時的進取之態。
我們姑且不談南宋朝廷在這一時期中。張浚如何與趙鼎鬥法,張浚獨相後又如何激進,最起碼高宗皇帝本人還是默許和放手讓張浚乾的。
從宏觀的角度,張浚的政策還是正確的。
無論是前期在川陝的安排,後期在長江防線的次第防守,整體的方針和佈局都是非常的巧妙合理。也取得很大的成績。
假如沒有這次淮西兵變,以張浚的進取勢頭和對皇帝趙構的影響,以韓世忠、岳飛大軍的進圖中原態勢,以劉光世、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