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欽宗皇帝一概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恐怕欽宗皇帝也沒有料到,他所發的這個誓言。還不到一年。竟然全部應驗。
可見歷史的弔詭之處。也正正是在這裡面。
“咚咚咚”。
這個時候,大帳之外,傳來三下更鼓之聲。
三更子時。不知不覺,完顏兀朮和哈迷蚩已經聊了好幾個時辰了,連晚飯都顧不上吃,還是沒能聊出個結果來。
假如撤退收兵回朝:雖然有金太宗派來的議和特使吳孝民隨營,畢竟是無功而返,受責罰是免不了的。
假如選擇繼續留下來作戰:宋人現在已成哀兵之勢。最是難打;萬一有什麼閃失,被宋人包餃子,也是金國不能承受的損失。
《老子》說:“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王弼注:“抗,舉也。加,當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勝。
這些道理,完顏兀朮和哈迷蚩都懂,所以就更難做出抉擇了正在躊躇為難之際。傳令官突然跑進來,大聲說道:“宋欽宗皇帝欽差人質。肅王趙樞和駙馬都尉曹晟在營外等候發落。
完顏兀朮和哈迷蚩兩人四目相望,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片驚喜。
“困了有人遞枕頭,餓了有人送饅頭。”這欽宗皇帝,還真是個好人。
“快快把他們帶進來。”完顏兀朮隨即下令。
果然不出意料,駙馬都尉曹晟一進中軍帳,便跪倒在地,口中稱道:我朝欽宗皇帝業已答應貴國上邦的全部條件,並親自修書一封,願與貴國締結盟約,修萬世之交好。”
完顏兀朮接過肅王趙樞哆哆嗦嗦遞過來國書,開啟一看,裡面不但是答應了自己的全部要求,裡面居然還附帶了欽宗皇帝守約的誓言。
有割地賠款有投降國書有人質,無論從哪個角度,這絕對是大勝而歸了。
完顏兀朮再沒任何的包袱,站起來狂笑一通,然後一拍書案,大聲喝道:“傳令下去,連夜拔寨,班師回朝。”
翌日午後,宋欽宗聞報金兵已退,便擺駕到汴梁城的城頭察看。
女真人的辦事效率真高。
十萬大軍,一夜之間,就已經收拾整齊,拔寨而走。
各種刀槍器械,營馬匹帳糧草等等,已經無影無蹤;駐地留下的,是各種亂七八糟的雜物,一堆堆東倒西歪的燒火架,還有髒兮兮的黃白汙垢之物。
金兵走的太急了。
幸虧如今還是深冬時節,並沒有多少異味傳來。
見金兵走得如此匆忙,近乎是狼狽而逃,才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欽宗皇帝,心裡又充斥著一種奇怪的感覺:“莫非李綱才是對的,朕是被女真人給嚇到了?否則他們無需匆匆而走。”
正在欽宗皇帝狐疑之際,在城樓的西邊遠處,突然出現一支隊伍,黑壓壓的一片,也不知道有多少兵馬,正在朝著汴梁城快速趕來。
在冬日的照映下,隊伍中反射出無數的光點,耀目生輝,殺氣騰騰。
“莫非是金兵去而復返?”欽宗大吃一驚,連雙腿都開始輕微抖動了起來。
不多久,一名軍官跑上城樓,跪倒在欽宗跟前,大聲說道:“啟稟陛下,秦鳳軍先鋒官姚平仲率領前部七千精兵親王前來勤王救駕,一個時辰即可入城。”
“原來是救兵到了。”欽宗皇帝鬆了一口氣,一擺手,說道:“朕知道了,擺駕回宮吧。”
皇宮福寧殿上,欽宗皇帝看著跪在下面的姚平仲,真是後悔莫急。
從姚平仲的口中得知,西北秦鳳軍十萬人馬延安府廂軍六萬人馬將在兩天後全部抵達,加上汴梁城裡馬依澤用生命換回來的三萬五千勝捷軍,欽宗皇帝手中總共有二十萬大軍。
而且這二十萬大軍全都是經過長期戰場磨練,經驗十足的精銳軍團。
另一方面,雖然金兵號稱十萬大軍,實際人數只有六萬;在這六萬人中,過半數是奚族契丹和渤海族的降兵組成,女真族的精銳士兵只有三萬。
若女真人不撤退,秦鳳軍延安府廂軍和汴梁城裡的勝捷軍將立馬對金兵形成包圍的態勢早知如此,自己斷然不會答應女真人的條件;無論多困苦,都要多支撐兩天。
一想起李綱那幅如喪考妣的臉色,吳敏那些恨鐵不成鋼的眼神,還有那個新科狀元秦檜,和太學士陳東,等等,欽宗皇帝心裡直發毛。
如此形勢,自己居然瞞著大臣,私下連夜簽發了割地賠款的國書;真想不出用什麼籍口來跟那些主戰派們解釋。